簡介

看看智能手機的天天新款以及供應數之不盡的應用程式,活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人變得物化,溝通卻變得間接、冷漠及機械感。





都市人,每天都忙著幹活,活在高效率的資訊爆炸年代,早已習慣了很快的步伐,無論晨早起床、上班、用餐、趕車、交談、戀愛、吃喝玩樂﹍﹍
 
看看智能手機的天天新款以及供應數之不盡的應用程式、電腦軟硬件的升級交替、互聯網種種的新興玩意等等,快得令人疲累,令人忘卻自我、忘記親友,令人忘記活動背後的種種意義,大眾都變成「低頭一族」了。
 
追趕追趕,你追我趕,沒有談判的餘地。活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人變得物化,溝通卻變得間接、冷漠及機械感。
 
究竟我們可否慢下來呢?
 
慢慢的走,慢慢的說;仔細地思考,小心地工作;用腦去想,用心去愛;放輕鬆的步伐,放開手的信任;愛,慢熱,情,慢慢地深;你猜自己可有勇氣把手機關掉及把寬頻連線剪斷嗎?相信只是一天也都不能做到吧!
 




你說我瘋了嗎?你還是反應太快太敏感又太大吧!慢慢來想一想,才好去做反應。
 
我們怕慢,其中一個主因,可能是怕等待,要等候就得賠上時間,時間就是金錢。所以說,一般人處事都是喜歡「快的文化」,快刀斬亂麻。
 
但快的文化真的是最重要的價值態度嗎?快捷能保証質素嗎?未必,相反,很多時候,慢慢來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空間去作好準備,是所謂的慢工出細貨。
 
每一回把事情弄得一團糟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起初太快作出決定或反應吧。愈想快,愈心急,愈容易出錯,最後反而用更多的心機時間去糾正錯誤,結果得不償失。
 
等一等,停一停,想一想,才決定。慢慢選擇最佳的處理方法。有點似太極拳的規則:以柔制剛,以慢打快。
 




下一回遇到煩惱事,與其說「一定要儘快解決」,倒不如說句:「慢慢來深思最好的方案吧!」
 
銘悠
23/1/2015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