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起筆之作。





還記得第一次能夠看完一本完整的書,就在小六時候,一部《射雕英雄傳》,令我廢寢忘餐,也同時令我愛上了中文。此後,我便立志成為一個讀中國文學的人。通俗的小說喚起了一個人的文學心,已經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現在,我已經是一位修讀中國語文及文學的大學生,卻想尋回自己文學的根,左思右想,原來就是金庸。因此,我冀把金庸的作品作一個小小的閱後感,不用註釋和學術論文的支持,只用隨心而行。

而第一次處女之作就是選擇了《飛狐外傳》,因我認為這是一部應被平反的滄海遺珠。這小說不像金庸的作品,沒有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沒有天馬行空的功夫招式,其主題都似乎亦不鮮明。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都嫌沉悶。然而,當我日前重看,卻發現其可愛之處。

 先說人物,胡斐常常被質疑功夫是否一眾金庸小說主人翁中最弱的一位。這個疑惑其實影響了讀者對故事的投入度,招式往往是如此真實,沒有六脈神劍這神仙般的招式,每一招都是硬橋硬馬,就如金庸都說飛狐外傳都是寫得非常真實。不過胡斐不可能有什麼奇遇,因為情節發展總是受到了《雪山飛狐》的限制。既然如此,金庸似乎把筆墨更集中於「俠」、「成長」的主題上。以成長為題的小說例子不少,《射雕英雄傳》中郭靖身上都很強調成長,由一個傻小子,成長為一個「俠之大者」。胡斐身上都不乏成長的元素,如為鍾阿四一家出頭,卻反而令他們慘死於鳳天南手上,就是反映胡斐只得一股盲勁,江湖經驗不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成長故事和教訓,因武俠小說的主人翁往往是得到了奇遇,身懷絕世武功。這些血氣方剛的男子擁有了力量,是武俠小說作為了類似小說的必然公式,而小說都是以公式化的情節推動,如他們會復血海深仇、抵抗外敵,但主人翁的成長就不會著墨太多。當然,胡斐都有殺父仇人,都不屑與清廷的鷹爪交友,為了報馬春花的恩德而屢次救她,行徑近乎盲目,只有一股年少氣盛。《飛狐外傳》充滿了成長,成長充滿了遺憾和難過。這書寫得真實,胡斐的成長都來得真實,與愛侶不能開花結果,袁紫衣不沾紅塵,程靈素為他而死,馬春花都是救不了,父親被殺的真相卻不知道。他在結局的時候,就如最初一般,孤獨一人,沒有情人,沒有結義兄弟。他學到的「俠」,需要付出成長的代價。雖然故事沒有甚麼美麗奇遇,卻是生活一般的真實,就是他的成長日記。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