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們提過一件發生在美國紐約的悲劇,一名女子凱蒂在35分鐘內被一名凶手連續攻擊,攻擊期間最少有38名目擊者,卻沒有一人在攻擊發生後短時間內報警,結果讓這位無辜的女生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人們不禁會問:「這班人為甚麼會那麼冷漠的呢?」這事也引起了心理學唐達利和拉特的興趣,他們決定模擬一下凱蒂這案件,希望找出人們當晚反應的合理原因。
 
在實驗時,工作人員找來了一班大學生,並告訴他們這是一個關於適應大學生活的實驗,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坦誠地表達自己的心聲,學生被各自安排在獨立的密室裡面,他們能夠透過房間的內部通試系統互相溝通。工作人員告訴參加者,通訊系統每次只能容許一位學生說話,而每位有2分鐘的說話時間,當每位學生說話完結後,他的麥高風就會自動關掉。這樣的安排作用是讓學生之間不能作實時的互動交流,這安排對這實驗有很關鍵的作用。
 
工作人員將參加者分配在三個不同的情景下,分別是:
第一組:只有兩個人的小組,也就是說除了參加者,小組裡面只有一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
第二組:三人小組,隨了參加者外,還有另外2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
第三組:六人小組,隨了參加者外,還有另外5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
 
實驗開始時,工作人員要求參加者各自分享正在學校面對的問題。無論在那一組,第一位發言的都是一位由工作人員假扮的參加者,他起初表示自己對於大學生活有點難以適應,還表示自己有癲癇病,時有發作。




 
在各小組中,參加者開始輪流著表達自己的意見。由於第一組只有參加者和工作人員兩人,參加者緊接著那位工作人員發言。而第二及第三組,參加者發言之前,中間可能會有其他人先發言。不過每組也會輪到由那位聲稱患上癲癇病的工作人員再次發言,他開始說道,他一開始就裝作癲癇病發地說:「我……我想…我需要……有人……給……我一…點幫助。我…想我有…點麻煩……如果有人……能夠幫助,實在太感激了。我現在……有點……癲癇病發」這人重覆了幾次後,聲線開始變輕,最後再沒有發出聲音。 這情況就像凱蒂被那凶手攻擊後發出呼叫聲的情況。大家猜一猜,三組參加者分別會向那人提供協助的機率有多大呢?
 
結果發現,第一組參加者平均一分鐘內已經主動施加幫助,第三組參加者則在事發後3分鐘才有反應!第一、二、三組分別有約83%、65%、30% 參加者主動提供協助。而一、二、三組分別有約100% 、85%及60% 參加者在事發後4分鐘內向工作人員作出相關情況的報告!
 
工作人員首先想了解的是,第二及三組的參加者是不是比第一組冷血呢?研究發現,第二、三組參加者在事發期間都出現焦慮和不安的情況,有些還會手心出汗,這說明他們不真的是那麼無情的。工作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小組裡面人數越多,參加者不主動提供協助的機會則會越大,因為他們知道有小組內還有其他人的存在,而他們相信其他人都會為那人提供協助,自己主動協助的機會自然較低。相反,當我們知道附近只有自己存在時,我們的責任感就會大增,因為我們知道如果不主動協助,也不會有其他人協助。
 
而另一個原因導致人們不主動幫助別人的原因是,人們怕「表錯情」,也就是說當我們向別人主動提供幫助時,被對方拒絕時的尷尬。如果有其他人在附近,人們寧願將這助人的責任分散在其他人身上。






鍾家琪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