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早餐會面完結,課堂回復一如既往的時間表。

3連堂的中文科已經淪為做卷的課堂。

我翻開試卷的閱讀篇章【孤獨的理由】。

「那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並不陌生,你記得你很少時候向母親伸出需索的手,卻聽不到一隻溫暖的手回握;你記得所有在田野獨自嬉玩的時光;你記得每一次在熱鬧的人群中那不由自主的冷寂;你記得你在『有伴的孤獨』過程中如何學習和自己相處。可以說,你很習慣孤獨,你只是不習慣和孤獨的人共處。」[引自:林黛嫚 孤獨的理由]

過往的我不曾如此這樣嗎?





* * *

過往因無知而不覺意地把自己刺到其他人的身上,只為求尋找著依靠著別人的安全感,卻無知無覺地傷害了別人。

被我刺得傷痛無比的對方自然離我而去、選擇去避開我。
在不斷尋求依賴的我才漸漸發覺我所造成的傷害,終究令自己失去與別人的連繫。

我從小學畢業,沒有了包袱,我奢望能夠在新一間學校重新建立人際關係。
無疑,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雖然中學是一個可以重來的地方,但我卻忘記了計算其他人本來既有的交際圈子,以及自己的能力因素。

不用兩天,整體的交際圈已經建立,而我僅僅在圈子的邊緣存在著。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家都對雙方有了基本的認識,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們亦被戀愛的假象沖昏了頭,整個班房充斥著戀愛的酸臭味。其他人亦為其所動。

這亦包括了我。

那些所謂「無意間」身體接觸、投來的眼神、對話上的一詞一字,都成為了戀愛的咒語。





渴求依賴、歸屬感的我無意間被詛咒,卻沒有及時取得解藥。

因著別人對自己的善良,
因著別人對自己的關心,
就這樣戀上了別人。

不用說,結果也是一如既往,決絕地拒絕了。
無知的我,還以為對方是害羞而拒絕,因而不斷追求。
自然,這只會對對方造成更多的傷害。

我實在是太天真了,
天真到一個地步,
我以為只要一方面對對方有好感,
就沒有問題。
真是太天真了。





被傷害的自然會將我告訴整個學校我是如此無恥,
果不其然,其他人也開始拒絕與我來往。

「阿洛佢阿,唔好接近佢,佢好粘人的!」
「阿洛?!你仲同佢玩?離開佢啦!」
「阿洛點解唔去死?死左對世界更好!」
我強忍著淚水,仍然帶著微笑,期望時間能夠沖淡事件。

我錯了。

形象一旦破壞,便無法修補。
時間也不能淡化其效果。
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建立的關係,
就此永遠斷開。





那種被所有人離棄、拒絕、避開的感受,
比起言語欺凌更為痛苦、更為無聲、無色。
那種被孤立痛苦,沒有人會想再經歷一次吧。

其他人自然受朋輩影響與我保持距離。
所有人都在避諱著我,耳邊不時傳來批評的惡意,歧視的眼神,彷彿在看著一個異物。

我嘗試加入對話時,總會聽到那語氣的變化,字詞不停地針對著我,嘗試把我從對話中推開。

習慣,可能使我對這些惡言變得麻木。

人類本來就是群體動物,基因上已經有其既有的機制。從群體中離開必然會受基因所定下的機制而受到懲罰--精神上的痛苦。

那種痛苦使人墮落,自己不停浸淫在虛假的痛苦之中。晚上仍然受其痛楚所影響,難以入眠。




那種需要進入群體卻無能為力的壓力每日每夜壓垮着我。

既然其他人已經離我而去,那就只剩下自己去幫助自己吧。

慢慢地,我了解到唯一的出路,是讓自己習慣活在痛苦之中。
漸漸地,我學習到如何把感情的電路切斷,了解到唯有能力者才有權勢。
不要相信其他人會無條件幫助你,因為人只會從事對自己有利的生物。

我不停嘗試了解別人的心理,不停地代入他人思考。
放棄過往的思維,放棄過去的自己。

無疑,我已經放棄相信自己的理由。

所謂的團體、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只不過是利用言語而擺弄別人,從而得到利益的手段。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所以我寧可孤獨,也不要成為當局者,
因為,
孤獨總比被孤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