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飛不解地說:「鴉片煙膏不是一般方法可以銷毁的。而是要將鴉片混合在海水和石灰一起,才能夠將之徹底銷溶。當年『虎門銷煙』就是採用這種方法。如今宋傑又因為毒品而死。為什麼凶手要留下這樣的佈置呢?」
 
警探耿志剛以為自己聽錯了,他小心奕奕地詢問列飛:「列教授,你是指清朝的林則徐,在廣州虎門銷煙的事嗎?」

列飛點頭道:「是的。

「我們今日所知當年中國土地上鴉片氾濫,大批國民自願去吸食這毒物;導致國家經濟逆差,人文精神空虛。其實早在十九世紀初的中國裡,外國人販賣鴉片是非法的走私活動。有鑑於這類活動太過猖獗,道光皇帝於1839年敕令禁煙,派遣了兩廣總督林則徐前往虎門主持。收到指令後,林則徐對禁煙做了不同程度的措施。

「首先在外交上,林則徐派人去信當時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質問她為何縱容其子民在中國土地上,傾銷連英國本土都視之為害人毒物的鴉片。林則徐更要求英國立即停止銷售鴉片。」





何雁搖搖頭、插口道:「利之所在,英國又怎會放棄呢。」

列飛繼續說:「去信得不到任何回音後,林則徐唯有以銷煙為禁煙的第二步,以儆效尤。

「他派人在虎門海邊設置銷煙場;然後硬性要求駐廣州的各國商人交出他們的鴉片存貨,再在虎門居民眾目睽睽之下銷毁存貨。首先引海水倒灌銷煙場,然後扔下鴉片,再加上石灰粉,在化學作用之下將鴉片銷毀,最後將廢水流出大海。

「據說這次虎門鎖煙的規模,足足銷毁了英商當時在香港及廣州所囤積近三分之一的鴉片存貨。當中大部份的損失均來自於英國渣甸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銷煙對他們經濟上的損失可想而知。

「林則徐銷煙本來屬於國際間的商業糾紛,照道理是合情合法。但若論兩國交鋒,則沒有什麼道理可言。





「渣甸洋行老闆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與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Charles Elliot)兩人各懷心思,但一拍即合:一位希望將鴉片貿正式打入中國市場;另一位則急於成為新殖民地的首長,二人都是主戰為上。於是他們決定將事件提升為中、英外交層次的衝突。渣甸返英後,便透過報紙製造輿論,迫使英國政府派兵前來中國,支援駐華英商。」

程靈式回應說:「製造輿論去妖魔化對手,引導群眾支持國家發動的戰爭,到今日依然屢見不鮮。」

列飛:「所以『虎門銷煙』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觸發起1840年的『鴉片戰爭』。這場戰爭跟日後香港及中國的命運有莫大關係。」

耿志剛和孔武幾乎同時間問:「中國和香港的命運?」

列飛繼續講解鴉片戰爭,但更重要的是,有關香港的命運。





「英國軍艦的確對滿清王朝構成威脅;道光要求停戰,並派遣滿清大臣琦善跟義律談和。1841年談判的結果,是琦善和義律兩人在穿鼻島上私訂『穿鼻草約』:一條滿清皇帝和英國皇室都沒有批準過的草約。

「而義律和英軍則單憑着這條不具國際法律效力的草約,於1841年1月26日率先登陸了今日香港島西環的『水坑口街』。此街英文名字為Possession Point,意思就是『佔領點』。
 
「可是草約並未能平息戰事,皆因中英雙方都覺得不合理:滿清覺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為何要割讓土地給予外國蠻夷?而英國則覺得草約所取得的地方位處中國南方最末端,太偏遠細小之餘,又不能開拓其他中國城市通商,這場仗打得不化算。

「鴉片戰爭一直持續至1842年中國徹底戰敗,被迫正式簽下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為止。

「最重要的是:香港島,成為中國第一處正式被割讓出去的土地。」

何雁老人還補充說:「《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還要求清廷從九龍半島上撤軍,退至今日九龍界限街以北。自此之後,清政府才認真考慮在九龍城一帶建立九龍寨城,提防英國軍事勢力的擴大。」

大家聽完列飛道出香港開埠成為殖民地的往事,又注視着宋傑躺在地上了無生氣的軀殼。

程靈式問:「為什麼兇手要留下虎門銷煙及南京條約的訊息呢?他的殺人動機是什麼?」





孔武不加思索地答:「難道要我們紀念割讓香港島、香港開埠這事情?」

耿志剛聽完列飛的講解,他嘗試從這些歷史事件中,去推論兇手的殺人動機。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