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令山和徐恩素連夜趕路,都花了一個月才到達周國長安城。程令山眼見以前的長安城是漢朝的都城,聽前人說的多麼繁榮,現在卻淪為夷狄之地,不禁感到惋惜。不過,周國有不少漢人百姓和臣子,仍然保留漢人的生活方式,加上周王宇文邕樂於接受華夏文化,極力擺脫鮮卑族舊俗,以至長安城內依舊保存不少漢朝建成的建築。據說宇文邕生活儉樸,經常關心民間疾苦,同時整頓吏治,希望令國家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因此周國的國勢日漸增強。

程令山心想:「倘若大陳與周國聯手滅了齊國,百姓再不用受苦了。」徐恩素瞧見他的神色,忽道:「我知道你在想甚麼。雖說高句麗跟周國沒有任何邦交,我可以利用我的身份來進入皇宮向宇文邕進諌。」程令山道:「有勞徐姑娘了。」徐恩素拍了下程令山的肩膀,然後格格一笑道:「好像這輩子都要幫你走一趟,忙得開交。」隨即收歛神情,認真道:「進去時我們先統一說自己是高句麗人,見到宇文邕時你才說自己是陳國人,別多生事端。」程令山答道:「是。」

果然,徐恩素寫了封信到長安城官府,長安城官府隨即翌日邀請程徐二人進入太子府。二人正奇怪為何會被邀到太子府而非其他地方。此時,一名三十幾歲的男子走進大廳,濃眉大眼,威風凜凜般,臉上額骨突出,程令山只覺他與眾不同,氣派非凡。
他隨即走到程徐二人面前道:「在下隨州刺史楊堅,小女麗華是大家口中的太子妃便是。我剛好回家探親,寄宿於太子府,聽說兩位大駕光臨,想會一會兩位。」二人隨即應道:「不敢當。」徐恩素再道:「奴家有個計謀想跟周國的人分享,卻不知道何從入手。」楊堅道:「請少城主說,在下洗耳恭聽。」

徐恩素道:「奴家在周國也不過是一介民女而已,大人別那樣客氣。實不相瞞,我們高句麗以前跟齊國結盟,現在我們殿下也發現齊國越來越不堪。齊國遲早滅亡,大家早就知道,看到你們閻夫人已被釋放,奴家就知道你們早就要滅它之心。我猜想得對嗎?」楊堅微一沉吟,道:「沒錯。」

徐恩素道:「奴家就想,如果周國早點滅了高齊,北周南陳,不是更好嗎?」楊堅道:「你言下之意是?」徐恩素道:「奴家跟程公子曾經護送過姬女到高齊皇宮,在鄴城也住過一段時間,相信能助周國一臂之力。」





楊堅目光忽然瞧向程令山,望進他眼眸道:「小兄弟,你並非高句麗人,對不對?」他彷彿有種攝人的眼神,程令山不禁心驚,不知那裏露出痕跡,只好應道:「瞞不過大人,在下是陳國漢人。不過因徐少城主的緣故,我的確幫過高句麗護送姬女到鄴城,還參加過東安公主的大婚典禮。」說罷想起高芷蕎,不禁神傷。楊堅微笑道:「小兄弟不用害怕,我也是漢人,但生於胡漢雜居之地,誰胡誰漢我一眼就看得出來。少城主樣貌神態有別於胡人和漢人,這點我都能分辨出來。」

楊堅又道:「陳國人對齊國恨之入骨,幾乎人人皆想滅掉齊國,我很明白。但你為甚麼要幫我們大周呢?」程令山微微一笑,道:「你們跟齊國本身就有閻夫人之仇,攻打它就順理成章了。我們國力不足以滅掉齊國,而你們能。故此如果你們可以滅了齊國,那就妙哉。更何況你們皇帝治國有方,我們陛下治國有道,北周南陳,雙劍合璧,對百姓百利而無一害。」又續道:「我手上有個細作在齊國,隨時可以得到可靠消息。」楊堅哈哈大笑,讚道:「妙計。我先告訴陛下,然後看他意下如何。兩位請先住在這裏吧,也方便我們從長計議。」二人再三推辭,也不成功,只好先行住在太子府。

這幾天,程徐二人住在太子府裏,不斷觀察府中人物,發現十七歲的太子宇文贇眉目雖英俊清秀,但行為幼稚,終日只顧玩樂,對政事漠不關心,只會在周王派來的探子來的時候裝作勤讀詩書,是個不值一提的人物。反而太子妃楊麗華,楊堅的長女,姿色秀麗,雖只有十五歲,但臉上並沒有稚氣,是個賢惠的年輕女子,能把太子府的事務打理得頭頭是道。

徐恩素心道:「這個楊堅不簡單。」程令山也隱隱覺得楊堅之所以能在周國的地位那麼大,並不是因為靠着這個女兒,反而是因爲他能培育這樣的女兒出來。他女兒是因為他才能坐到這個位置上,程令山正盤算:「他倘若與大陳為敵,我們未必能勝過他。」二人表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對楊堅此人的警戒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