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老了才回味;而有些人,是老了以後才懂得。

李商隱就是其中之一。

年輕的時候看不透,到了懂的時節,已經是江湖弟子江湖老,不堪回首。

唐詩三百首裡,李商隱一個人就佔了二十四首,而且首首幾乎都是傑作:

《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無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囓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一個人就貢獻出「夕陽無限好」「相思成灰」「心有靈犀」三個梗。

用「無題」寫詩亦算是一大創舉。不敢說從未有人寫過《無題》,但最有名的《無題》定必有他。

而且,不知道是否駢文曾經學得多、寫得多的關係,李同學寫詩總愛運用典故,語焉不祥的同時又令人獲得美的享受。別人都說王維是詩中有畫,我看小李子更不遑多讓,一首詩就是一幅故事畫,而對於故事的詮釋權則因人而異。

或許是因為他一生都在搖擺之中游走,左右做人難,才令他有話而不敢直言,偏要扭扭捏捏寫出好多要旁人猜度的「無題」詩。會懂的人自然懂,小李寫詩是給自己看,是給懂他的人看,也給他自己想要懂得他的人看,而我們這些不明覺厲的路人兩手所拾得的,只有一首首不肯定答案是否正解的謎詩。

那麼李商隱好在哪兒?我認為正好在他的朦朧美。恰如現代派名畫,不需要窮究畫理,覺得美然後在旁高呼666就是。 N年後有位近代詩人,勉強算得上繼承小李的精神衣缽──沒錯,就是那位寫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顧城。

然而李商隱的詩不全是一片模糊,《蟬》和《嫦娥》就很直白,不需要上網去查找翻譯。但簡單不代表樸實無華,「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李商隱還是那個李商隱,在日常之中亦要尋找出美感。





要不是知道他是男的,準以為小李是個纖細敏感的女藝術家。

而他的終極「無題」大作,必定是鼎鼎有名的《錦瑟》。對這首詩的解讀歷來眾說紛紜,有說是他的悼妻之作,有說是他對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亦有小說家言以為錦瑟是他某位傾慕對象的名字。

天曉得呢?我只知每一句都優美如畫。

就來解構這套「微電影」。

一開始,我們的男主角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瑟會有五十道弦──傳說素女鼓瑟,令人流淚,因為樂音過於悲傷,因此某位君主把五十弦的樂器一劈為二──大概男主彈的是假古董,所用的竟然不是現代的二十五弦,而是完整具五十弦的錦瑟。

反正這個不祥的樂器,每彈一句,就會勾起他的一段回憶。

具體為何事?





於是緊接而上的,就是四段蒙太奇:

首先,一個邋遢大叔在白晝午睡,夢見自己成為蝴蝶。醒來後,依依不捨的他在沉思是蝴蝶在夢中成為自己,還是我在平行世界成為蝴蝶──「莊生曉夢迷蝴蝶」。

第二句是說偷情的故事。君王偷了臣子之妻,激情過後痛感後悔,於是死後化身為鳥,啼血不止──「望帝春心托杜鵑」。

然後,乃住在海洋深處的人魚在月圓之夜哭泣,凝淚為珠──「滄海月明珠有淚」。

壓卷一句純屬錄像:陽光照在山坡的泥上,令白玉冒輕煙──「藍田日暖玉生煙」。

好傢伙,這四句詩說了等於沒有說。而且單從表面來看,更與他的生平完全對不上號。

李商隱偷過人麼?曾經有撫心自問「我是誰?從何處來?又即將回歸何處?」?假如前二句尚且能捕風捉影,扯出什麼宋華陽、令狐綯、牛李黨爭,後兩句簡直不可解:人魚和玉關小李屁事,都步入超自然範疇!

總之,在經歷一番華彩過後,男主角(就是小李)不由得感嘆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他是感嘆愛情,感嘆事業,還是感嘆人生,後人不得而知。但我很佩服他可以把詩寫出後世的電影感,還要是那種浪漫至死的文藝電影。

卻道天涼好過秋。此刻我卻懂了,回憶就是一盞走馬燈,我們所能記住的,是時光淘汰後所遺下的骨屑。此乃屬於個人的寶物,外人無權干涉。所以我才會說,小李的詩,多半是寫給他自己看的。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秘密從來不需要向其他人尋求證明。我所愛的,正是這份世事蔓延後的滄桑。即便不解其意,自己亦能從中領略生命的華美和淒涼。

並非每個人都是李商隱,但是我們都曾經愛過、恨過,絕大部分最終無奈地走向平凡。人終需一死,唯有到了性命關頭,才學懂惘然自悔。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可能人生,不過是上帝老人家的反掌一變。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