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演繹一齣沒有劇本,未知前路的人生實況劇場外,我,不是演員,近似的只算參與過多年前的動漫角色扮演,當一個公主身邊的俠客,在幾個動漫活動中,留下了足印,以及一叠相片,偶爾拿出翻看,相中流露的那股傻勁,仍令我記憶猶新。


那是剛解除封鎖後的暑假,來到參觀動漫節,被現場的熱鬧氣氛所感染,彷彿就是對之前數月的困境最終可安然渡過,鬆一口氣之餘所發出的歡呼,週遭角色扮演者的穿梭,拍攝者的熱情,動漫迷席地而坐檢視手中的戰利品,大會舞台上形形色色的表演,拚砌成一幅歡欣重臨大地的圖畫,亦同時深深的打動了我,想一嘗角色扮演的滋味。


終於在萬聖節那一晚,在尖沙咀海旁的流動攤擋,即時購買了帽,斗篷,眼罩和發光手杖,穿戴後混進一眾不同鬼怪人物扮相的人群內,四處閒逛,暫時忘卻自己身份,全情投入地模仿所扮演的俠客步姿及動作,不時來個短跑,讓風令斗篷揚起,揮舞手杖,幻想自己就是俠客,享受著那份英雄感,內心那種喜悅,非筆墨可以形容。


食髓知味,到隨後的校園動漫活動展開前數週,自覺之前臨時購置的難登大雅之堂,於是到各區道具,節日用品店搜羅心目中的物料,加以改良,成為今後角色扮演使用的服飾,置身場中,總算不被比下去,還認識了一群全是扮演同一部動畫內人物所組成的團體,之後的聖誕期間,在遊戲展覽會場,穿著服飾在場內外穿梭,擁有大會給予角色扮演者的特權,不自覺生出一份地位超然的自豪感,以俠客的扮相與眾多角色扮演者交流,合照,那份自由,無拘無束與悠然自得,到今天細看那叠照片,亦從中勾起絲絲記憶。






可惜,隨往後找到新工作,之後的假日都在展銷會中渡過,再沒機會參與活動,短暫的角色扮演時光亦宣告終結。


有說,出色的角色扮演者,會完全融入所扮演角色的內心,一舉一動彷似將平面的角色立體並真人化,在現實中展現出來,一切就如正在演繹角色的演員一樣,所不同的是,角色扮演著重短暫的表現,縱使有故事有劇本,都只是一個節錄,去衡量扮相是否神似,對於內心演繹,基於動漫不能從平面中勾劃出如真人般絲絲入扣的神情描繪,故令扮演者即使全情投入,亦屬流於表面,未能與真正的演員相提並論。


從"演員" 引伸至"娛樂"的定義






作為一個短暫的角色扮演者,實未敢從演員的角度去看"娛樂" ,那就從觀眾的角度作出發點吧。



以往,娛樂的定義在於消閒,放鬆,調劑身心,一天辛勞工作過後,往涼茶館,咖啡廳,冰室,有經濟能力的,可往看一場電影,可選擇中外,愛情,恐怖,動作,惹笑,各適其適,因可以自由作挑選,情侶多喜歡愛情,溫馨,愛刺激的會喜歡恐怖,動作,一家大小的,自然喜歡惹笑,諧趣的片種,而當中的明星演員,亦成為大眾偶像,被冠以白馬王子,影壇玉女等稱號,備受吹捧及愛戴,直至電視機進入大眾家庭,成為不可或缺的家庭電器後,下班趕回家看劇集,變作理所當然的習慣,雖然那時題材都沿用一貫模式拍攝,但畢竟是免費,還有劇集後的綜合娛樂節目作甜品,不少人都是從那時聽"晚安曲"長大的。

由於電視製作是以大眾為主線的入屋娛樂,題材雖因應觀眾需求及爭取收視而漸趨多樣化,但拍攝手法及內容均受到要簡單易明,舖排清晰的限制,怕的是因深奧難明而令觀眾
流失,而電影則可彌補電視的不足,於拍攝角度及故事情節安排上下功夫,尋求生存空間,正因如此,觀眾被電影場景不斷創新的璀璨多姿,富現場惑所寵壞,希望電視亦能有所改進。






到近來,隨著數碼廣播普及,配合於近鏡可清楚顯示微細毛孔的高清科技,要締造現場感與電影感已非難事,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劇本。

作為觀眾,對一個角色的喜愛程度,在乎其演繹是否"深入民心"!!


還記得幾年前,那年的最佳男女主角是演繹什麼角色嗎?


一個是將新手媽媽心態發揮得淋漓盡致,得到廣大觀眾共鳴和認同,感覺如同左鄰右里般親切動人。


另一個是盡力拯救生命之餘,亦盡責照顧家人的救護員,這劇同時成為那年最佳劇集,而隨著
每集結尾獨白響起的主題曲,亦順理成章成為那年最佳歌曲,正是眾望所歸。


兩部都是溫馨劇,劇情感動人心,節奏明快,故事交待清晰,當中亦滲入適當正確資訊,寓教育於娛樂。







作為觀眾,角色能引起共鳴,自然會備受推祟,家喻戶曉。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