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和光希通信,已近兩年了。

這時,她和一個女性朋友到北歐追極光,自由行(我就沒這能力了)。期間,還記得我這小小筆友,每天寄E-Mail來匯報行程,很有心吧?

此時,她還似乎3度暗示相約見面。

1.說在X登約了個巴打吃麻辣火鍋,問我能否吃辣?我理解是,你是否想下次約我吃?

2.說到我工作的地方報讀課程,「唔知會唔會見到面呢」?





3.說某天到我居住的地區看展覽,「歡迎嚟撞下我」。

我想,已通信兩年了,見個面、交個朋友,也很合理吧。

猜猜她怎樣回?

「(見面)總有機會既,不過最快要10月,咁熱我唔出街......好撚熱呀屌屌屌」(當時2017年夏)。

她之前之後,信中提過甚麼?





不久前,在X登約條麻甩仔食麻辣火鍋

再之前,2016年7月,捉精靈。

不久後,2017年9月,去石垣島旅遊。

「最快要10月,咁熱我唔出街」喎。

哈,哈,哈。





到10月,當然不了了之。

一年後........

********************************************

2018年,她的回信大幅減少,整個2018年,她只有3封回信。

2018年8月,她 Instagram出了一張她和一女孩的合照,「好開心,終於同呢個兩年筆友見到面喇」。

2017年時,我和你也是兩年筆友,也提出過見面,你說甚麼?

2018年9月初,她 Instagram出了一張她和一男子的合照,「新男友」。

2018年10月,她回信,謂她終於甩了原男友,然後在X登那「放低TG就會有人搵」的徵友Post搵食。結果,早已寫在牆上:男找女,如大海撈針;女找男?如一根針跳進大海找海水,麻甩仔海量供應,要出不到Pool,也許比成為公開試狀元、中六合彩頭獎,更難上千萬倍。9月初那個新男友,就由此而來。





這裡要說說她的情史:2015年中,首封信,她提及,剛失戀(已知範圍的第1個男友,母胎第幾不知),然後到某網上論壇呻兩句,自然大量麻甩仔PM,很快便與其中一個拍拖了(第2個)。然後在3年筆友通信期間,也沒提及再有分手換畫。直到3年多後,2018年9月這個「新男友」(第3個)。

一個月後,她把他(第3個)甩了。

然後故技重施,再去「放低TG就會有人搵」,再做一根跳進大海找海水的針。當然,新新男友(第4個),一瞬間已唾手可得。

最後,她說很忙,減肥也停止了。

********************************************

大家,有何感想?

有我這個通信逾3年的筆友,也不去見一次面,「最快要10月,咁熱我唔出街......好撚熱呀屌屌屌」,然後8月見女,9月走去「放低TG就會有人搵」找男人,然後一識即見,即拍,而且至少兩個。





加上這麼「忙」,我也不再打擾了。Instagram ,也算了吧。

這封信,就成為我們之間的最後一封。光希成為唯一由我斷信的筆友,也成為本劣作唯一有名字,但從未謀面的角色。

同時,繼慧琳後(天娜我姑且當極端特例),香港女性拍拖門檻和難度之低、人生online港伏女角,是多麼Super Easy Mode再加外掛老金,又一巨大鐵證。想出Pool,真的只要按幾下手機屏幕或鍵盤滑鼠,就有海量供應唾手可得,而且很可能不費一分一毫,真是絕無誇張。

男人呢?同樣途徑,可能花費幾多時間、心機、精神、財力還未夠,幾經無數激烈競爭,找到的,也只有釣兵釣厹黐飲黐食、Sales。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