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離別經年,山隔千,水萬重,始終還是走回原地。

元宵花火在黑夜裡旋開即謝,如歌歲月在城樓蕭聲中起起落落,再轉身,再回頭,月與燈依舊,那人已經不在當時那燈火零落的地方。

在繁華開到荼靡時,只有那人明白在燈光暗淡之地所看的煙花才是最美麗的。





然而,她是那人的知音,卻不是那人要等待的人。

望鄉台上望故人,望鄉台邊會孟婆,回首一眼即是訣別,可惜了曾經的相遇。

# # #

小時候她作過很多夢,夢裡都有著燦爛的色彩,整個夢境是色彩繽紛的,可是年紀愈大,她發覺自己作的夢漸漸失去色彩,變成單純的黑白灰,像是一朵迅速凋零的花兒。

曾經她幻想著要當幗國女英雄,像花木蘭、樊梨花一樣登壇掛帥,征戰衛國,無奈作為靖國雅王的嫡女,皇上親封的「嫻德郡主」,她李碧水的使命只是要學好三從四德,待過笄年後便跟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成親。





在家從父,父王說怎樣就怎樣!

母妃曾經跟她說:「女人的命就是海上浮花,為男人而漂泊,由他們主宰我們生命的方向。」

幼時她聽不懂,可是隨著她日漸長大,她便開始體會到當中的辛酸和無奈,那是她們不能說出口的委屈。

母妃跟她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未過三十歲,只是一雙美麗的丹鳳眼顯得空洞無神,眼角竟也生起細紋,烏黑豐饒的秀髮中也夾雜著一根白絲,有著一種身心俱疲的蒼老。

她父王享盡繁華和艷福,之後再納兩位側妃,平日也喜歡流連青樓,到處尋花問柳,可是身為正妃的母妃卻無權過問和干涉,夜夜獨守空房,甚至得在眾人面前咽淚裝歡,剛過三十整壽便抑鬱成疾,不久更香消玉殞。





「碧水,總有一天,你會跟我一樣的……」

臥病在床的母妃這樣對她喃喃低語,死前緊緊握住她纖細的手腕,握出一道紅痕來。

那樣的話不像是母妃對她將來的預言,反而像是一個詛咒。

是的,總有一天,母妃的話將會靈驗,她會跟母妃一樣孤獨絕望,曾經擁有過的夢想希望,全都在風雨中被打沈。

她是父王的長女,所以父王需要她對幾位妹妹立一個「大家閨秀」的好榜樣,從小就對她管束甚嚴,琴棋書畫學不精也要學懂,十八般武藝卻不允許她去染指。有次她央求弟弟教她武功,父王知道後大為動怒,要她禁足一個月,那時剛好是元夕,弟妹都可以出門看燈,只有她一人被關在家中罰抄《女論語》。

……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與相親。立身端正,方可為人……

這樣千篇一律的誡條令她愈寫愈不忿,驀地想起自己常教貼身侍婢銀杏讀書識字,銀杏的字跡也跟她相似,於是把心一橫,以上欺下逼著銀杏穿上她的衣服扮她抄寫《女論語》,自己則偷偷溜出王府。

其實這不過是一時衝動,衝動過後她倒是有點後悔,年年元夕她都寸步不離跟在親人身邊,那還是她第一次獨自出門,心裡真的覺得害怕,其間有貴公子刻意跟她攀談,她裝著冷淡鎮定,有一句沒一句的應著,表面上高傲得很,貴公子只好摸著鼻子走開。





帝京焰火璀璨,繁華旖旎,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各式各樣花燈掛滿一處處,燦燦生輝燈火賦予燈面上所繪的山水人物生命,一燈一世界,一火一生命,每盞花燈,都是活生生的夢境。

天上花火只開一瞬,轉眼便散落一地的殘敗,人們只穿梭在由彩燈築成的幻世裡,卻沒有留意在上空綻放的短暫浮華,像是世人只愛沈溺在他們各自的夢中,卻不曾發覺自己錯失過美好的東西,像青春。

如果可以,她也想停留在自己的夢裡,可是她卻無法沈醉在虛浮的幻象中。

醉生夢死,別人可以,但她不行。

看盡遍天遍地五光十色的繁華,她忽然覺得這種華而不實的景象有些沒趣,一心想出來,不料獨自一人竟覺得意興闌珊。她經過燈火較暗的小巷,驀然聽得一聲清亮的聲響,抬頭一看,又是一朵色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中爆花。

沒有花燈的映照,花火顯得更亮更美,她像是個從未看過煙華的孩子,被一朵接一朵盛開的煙花吸引著目光,輕聲讚嘆道:「真美……」

只是回應她的,只有喧鬧聲。





她不由從心底裡泛起苦意,茫茫人海,竟無人得知暗處的花火才是美,昔日夜夜孤獨,一室靜寂,歲月匆匆只有她一人度過,此時帝京大街一夜熱鬧,更顯得她的孤單落寞。

「永夜懨懨歡意少……」無意中唸著古人的雅詞,她不再留戀,拉起裙襬便要離開。

「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身後驀地傳來一把男聲,她被嚇一跳,意料不到會有人接口。

她轉過頭去,眼前突然一暗,身後沒有燈火點綴,與身前明亮如白晝的大街形成強烈的對比,一個藍衣男子就佇立於更暗處,身影也被暗去大半。

「上元佳節,公子為何佇立於燈火闌珊處?」她問。

花火再開,瞬間照亮他的臉龐,濃眉,高鼻,薄唇,不似其他男子束冠戴巾,他連髮帶也不用,任由烏亮的長髮披散在身後,冷月與花火的光華傾瀉到他的髮上,像是清明的流水,樣子長得很秀氣,身材筆直高大,倒有種風流俠客的氣質。

男子抬起頭,恰巧一朵艷麗的煙花在上空綻開,照得他的笑容就像月亮般柔和,但當中隱然透著落寞。

他說:「姑娘你是明白的,當繁華開至荼靡,只有在燈火闌珊處所見的煙華才能展現它的美態……」





她會意:「大家也寂寞,是吧?」

他和她,或許真的一樣孤獨。

男子只是在笑,接著似乎興之所致,忽然唸起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一詞上闕完結,他稍停,她頑皮心起,便接下去:「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他也不怒,等她唸畢下闕便再唸起別的詩詞。不論是李煜、蘇軾、辛棄疾,還是李清照、朱淑真的作品,他都倒背如流,反而是她偶爾接不到下句,這時候他會揚唇一笑,然後自續下去。

她瞪大眼睛打量著他的臉龐,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她口裡唸著其他詩詞,可是心裡卻在想著這一句。

他一直在燈火闌珊處等待一個眾裡尋他的人?





「公子是在這兒等待一個知音人嗎?」

男子不答,似乎聽出了弦外之音,隔了一會開始唸著朱淑真的《生查子》,聲聲繪景,格外幽遠,「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他停下來看著她,等她續唸下去,她心裡突然覺得抗拒,彷彿唸完這詞便他倆是分道揚鑣的時候。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唸到最後,她明白即使他要等待的人是個知音,他要等的那個知音也不會是她,「淚濕春衫袖。」

對他來說,他們不過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來年元夜,自然是不見去年人……

「公子,我想,我一直在等一個知音。」她說,引來他專注的目光,「我姓李,閨名碧水,家父……李若林。」

不知道哪來勇氣,她自報姓名,甚至連父王的名諱也一併告知,靖國的雅王只有一個,靖國的嫻德郡主也有一個,他會知道她是何家閨女。

她很清楚這樣子代表什麼——她想他帶她離開,與其跟一個素未謀面的男人共度一生,她寧願選擇一個知音,她不知眼前的男人是什麼人,她甚至連他的名字也不知道,她只是想離開,離開一個不合適她的世界。

他聽罷沒有顯出任何驚訝,垂首低聲道:「我姓朱,叫飛然。」

她微微一愣,她曾在父親口中聽過他的名字,朱飛然——飛雁城主的高俊行的義子。

飛雁城位處中原極北,是靖國與契丹蠻族領地分界線,不論靖國欲北伐抑或契丹要南征,也從沒有攻陷過飛雁城,她是一道屏障,隔絕靖國與契丹的戰爭。城主高俊行身上流著一半契丹人的血,本身又是前朝武將,在前朝亡國後並沒有向新朝靖國俯首稱臣,父王一直跟他有交涉,可高俊行總是跟父王打太極拳,歸順一事一拖再拖,已經拖了十多年。

父王曾抱怨那位被人稱為「天下第一人」的高城主太目中無人、不知好歹,偏偏真的有本事教別人奈他不何,而作為天下第一人的兒子,飛然也是像他義父一樣高傲的吧。

她點一點頭,絲毫不感羞澀,垂眸輕瞥他一眼,轉身離去,她知道他會明白她的意思的,她在等他,等他為她斬斷「嫻德郡主」這個枷鎖。

這可能是府中婢女所說的一見鍾情,也可能不是。

十五歲那年元夕,是她一直所期待的夢想,直到現在也是一樣。

即使來年燈火闌珊處不見去年人,他沒有再出現在她眼前……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