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到冷戰結束:早期泰坦研究
 
1945-1950年代: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展開冷戰。美蘇接收來自納粹德國的技術,各自秘密展開機械人型鎧甲的研發計劃。
 
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並於中國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敗退台灣,仍保持中華民國國號。
 
1950-1953年:韓戰爆發,朝鮮半島維持分裂。
 
1948年:諾伯特維納草寫控制理論原則,提出利用純電子類比模擬人腦。成爲現代機械人學始祖。
 




1950-60年代:俄羅斯科學家弗拉基米爾.迪米諾夫在諾貝爾得獎者馬林諾夫博士及莫斯科大學團隊的協助下,利用狗和老鼠開始研究人形雙足機械鎧甲,代號歌莉。歌莉計劃在60年初被蘇聯當局終止。
 
1954年:喬治.迪科爾在美國研製出第一個工業用機械人Unimate。迪科爾被認爲有份參與美國研發戰鬥機械人計劃。
 
1957-1976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發動群眾運動:鎮壓反革命、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反右運動,過千萬人非正常死亡。
 
1960年代:美國通用電力公司核子材料和推進部門研發出5.8米高,77頓的巨型有人操縱機械人“Beetle",用於維修核推進飛機和核子災難後的清理。後來由於相關核裂變動力轟炸機計劃被取消,相關計劃也告吹。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蘇聯在古巴部處核導彈,令世界進入核戰邊緣。
 




1968-1969:Tentacle arms和Stanford arms機械臂被陸續研發出來。上述科研成果被認爲是源自美國秘密機械人研究項目。
 
1975年:越南戰爭以北越共產政權統一全國結束,越南正式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經濟恢復發展。
 
 
1979-1987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艾雲諾夫,科克連申科,馬拉什科以蘇聯空降部隊參戰並建功得到晉升。戰爭最後以1987年蘇聯撤離告終,蘇聯在阿富汗的失敗被認爲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80年代:爲了應對蘇聯威脅,美國總統雷納德.列根提出戰略防禦倡議(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s),亦稱星球大戰計劃。外太空高能武器開始被研發。另一方面,機械人部隊也因應計劃而開始組建。英國,意大利,日本,西德等國宣佈參加相關研發。機械臂開始被投入到工業用途。




 
1981年:配合SDI,美國國防部於51區展開代號名為Cerulean,蔚藍色的計劃。目標為研發於核子戰場中能夠保護士兵在核子污染中戰鬥的外骨骼裝甲。身高兩米的XM-1和身高四米的XM-2兩台原型機分別被通用電力公司和洛克希特馬丁公司製造出來。
 
1982年: 蘇聯視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為重要威脅,開始針對星球大戰展開各項反制計劃。瓦西里耶维奇博士和莫斯科中央科學院參與了蘇聯反彈道導彈的研究。在烏曼陀山,歌莉計劃的成果被秘密重啓,被命名為852計劃,中情局代號巨熊。巨熊計劃曾經在阿富汗投入試驗機進行實戰測試,不過由於動作識別裝置和計算機技術的落後,加上蘇聯經濟問題,巨熊並沒有實則成果。
 
1982-1997年:美國開始建造托卡馬克式核融合爐TFTR。日本和歐洲分別建造了類似的JT-60和JET裝置。實際上為西方國家集體研發核融合技術的一部分。
 
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催生蘇聯對無污染的核融合技術進行研究,
 
1988年:蘇聯於莫斯科庫爾恰托夫研究所建造輸出10MW的T-15核融合爐,可是由於超導線圈一直工作不正常,基本上未獲得太多結果。
 
1989年6月:中國天安門爆發反對貪污的學生運動,遭到中共武力鎮壓。
11-12月,東歐劇變,東西德柏林圍牆被推倒,捷克爆發天鵝絨革命,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共產黨倒臺。預示冷戰結束。在嚴重經濟和政治危機下,蘇聯被迫停止了針對星球大戰的秘密研究,包括巨熊計劃被迫中止。
 
1990年-1991年:波羅的海三國,摩爾多瓦宣佈退出蘇聯。戈爾巴喬夫就任蘇聯總統,並和美國總統展開會談。華沙公約組織取消。瓦西里耶维奇博士和其他科學技術人員出走中國。




 
1991年1月,美國爲首的多國聯軍針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展開沙漠風暴行動,有消息指蔚藍色計劃的試驗機曾經出現在戰場上。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聯總統的戈巴契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普寧洛夫支持葉利欽,並撤銷自己在KGB内的職務以反對KGB的政變陰謀;艾雲諾夫將軍和手下的科克連申科,馬拉什科指揮第2近衛塔曼斯卡亞摩托化步兵師進入莫斯科協助政變,但艾雲諾夫宣佈倒戈支持葉利欽,令保守勢力政變陰謀失敗告終。克魯格涅夫以KGB高層身份早期曾經策劃是次政變,但後期倒戈支持葉利欽。克魯格涅夫,普寧洛夫,艾雲諾夫將軍在九一八事件後成爲葉利欽陣營的堅決支持者。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克魯格涅夫,普寧洛夫,艾雲諾夫將軍和手下的科克連申科,馬拉什科得到迅速晉升。包括巨熊在内的烏曼陀山的蘇聯高端科技研究計劃被永久封存。不過一直有報道指出,在蘇聯解體之後的混亂時期,部分載人機械技術透過黑市流出到中國,國際雇傭兵和民間科技市場。
 
冷戰到二十一世紀初的混亂局勢:泰坦的出現
 
1991-1995年:南斯拉夫内戰爆發, 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政府主張大塞爾維亞主義,推行一系列針對非塞爾維亞人的種族清洗政策,引起多場戰爭,逼得聯合國介入衝突。塞爾維亞不敵,被迫容許南斯拉夫其他加盟國脫離,令南斯拉夫解體。其後部分成員國加入歐盟及北約。代號阿當的國際雇傭兵在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地區建立雇傭兵網絡。
 
1993年5月13日:SDIO被克林頓政府改名為BMDO。正式宣佈星球大戰計劃的終結。由於在波斯灣的實戰試驗未如理想,蔚藍色計劃被徹底取消,但研發的相關技術,如初代人工智能,動作傳感技術和機械臂技術非軍事化後進入美國和日本的民間市場。
 
1995年-1996年:臺灣和中國大陸關係惡化,爆發臺灣海峽軍事危機。1996年解放軍進行聯合九六一演習,被指可以在最壞情況時變成對臺灣的軍事行動。美國尼米玆號和獨立號航母駛進臺灣海峽進行威懾,大陸最終取消攻台。
 




1994-1996年:由於美國軍事機械人項目開始轉民用化,民間擬生機械/機械人得到飛躍性發展,並被陸續運用到學術研究和醫學用途。
 
1994-1999年:車臣戰爭爆發。艾雲諾夫將軍作爲俄羅斯軍隊直接指揮了對車臣的軍事行動,普寧洛夫的強硬高壓手段得到國内民族主義者支持,成爲俄羅斯政治新星。
 
1996年至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特種部隊瓦解國際雇傭兵阿當於塞爾維亞-波斯尼亞的童兵訓練營。1999年5月7日,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中美關係惡化。在科索沃戰爭中有運用人型機械的戰鬥記錄,而據報中國在南斯拉夫從雇傭兵手上接收了俄國巨熊計劃開發的泰坦,北約的轟炸則是試圖阻止中國和塞爾維亞雇傭兵組織的交易。因應中國和俄羅斯可能成功開發出泰坦的判斷,美國重新啓動蔚藍色計劃。XM-2在測試中勝出並作爲泰坦的原形,XM-1則成爲較輕型的步兵外骨骼裝甲計劃。
 
1997年:美國展開核融合研發計劃,開始建造國家點火裝置NIF。
 
1997年7月1日: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美國中情局香港分部縮減規模。
 
1999年: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二十一世紀初:西方主導的世界新秩序崩潰:泰坦進入實戰
 
2000年:前KGB要員弗拉基米爾.普寧洛夫當選俄羅斯聯邦總統。在普京兩次擔任總統期間,普京簽署了一系列自由經濟改革的法律,在此期間,俄羅斯貧窮人口減少了一半以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亦迅速增長。内政上擴大軍警架構,打壓反對派進行獨裁統治,外交上主張民族主義擴張路綫,積極重建蘇聯。西方評論家把這種結合市場經濟和法西斯威權的管制模式定義為普寧洛夫主義。與之類似的還有中國一黨專制下由政府調控市場經濟發展的北京模式。上述管治被視爲西方民主自由模式的挑戰。




 
2001年6月15日:中國和俄羅斯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在上海正式成立,早期以打擊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為目的。
 
2001年9月11號:美國本土發生一連串由基地組織策劃,使用民航客機撞擊建築物的恐怖襲擊。作為對這次襲擊的回應,美國發動了「反恐戰爭」,入侵阿富汗以消滅藏匿基地組織恐怖分子的塔利班,並通過了美國愛國者法案。其他國家也加強了反恐立法並擴大執法權。根據機密的28頁報告披露世界某國政府極有可能直接參與是次恐怖襲擊。沙地阿拉伯和以色列被陰謀論者認爲是極有可疑,然而部分内幕人士卻把責任指向中國和俄羅斯。
10月7日:美國和盟國進行持久和平行動,入侵阿富汗推翻塔利班政權。因應阿富汗的山區地形,美軍在2001年11月在阿富汗投入XM-2進入實戰。在奧巴馬任内,美軍開始正式在2005年於阿富汗配備AM-2A1型,為世界上首台實戰用泰坦。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巴基斯坦政府秘密接收一台遺棄於邊境的美軍泰坦,並賣到中國和俄羅斯。
 
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美國和盟友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宣戰,並推翻薩達姆政權。美軍在城市戰中大量運用了XM-2型有人操縱裝甲戰鬥單位(ACU),也是ACU第一次以泰坦的稱呼出現在世界的目光之中。然而戰後美國未能控制伊拉克局面,並為美國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加速了美國國力衰落,並為中東的混亂埋下伏筆。美國宣佈在2011年全面撤退。
 
2005年5月:透過俄羅斯中央通信社,俄羅斯軍方宣佈成功研發了T-5型泰坦,北約代號阿拉斯托(Alastor,希臘神話中的復仇之神)並開始裝備於軍隊。令俄羅斯成爲世界上第二個公開擁有泰坦的國家。美俄之後分別把泰坦技術輸出到友好國家,令泰坦迅速普及於各國軍隊。中國,法國,德國,日本,印度分別在2005-2008年自行研發出泰坦,軍事觀察員把這段時期形容為Titan boom。
 
2006年:中國和俄羅斯合作研發的先進實驗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首次成功放電。2007年二月的實驗中,EAST產生了持續了近3秒的200千安培的電漿放電。
 
戰爭的前奏:泰坦的實用化和普及化
 
2007年4月:針對愛沙尼亞政府移除塔林的蘇聯軍隊雕像。俄羅斯策劃了愛沙尼亞境内的俄人騷亂,並發動了對愛沙尼亞的全面網絡戰。這次為全世界第一次針對主權國家全面而且大規模的網絡攻擊,也是俄羅斯第一次運用境外俄人發動的混合戰爭。後來在東西方冷戰期間,雙方也發生了針對外國電腦網絡的全面攻擊。




 
2007-2008年:歐美市場開始浮現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抵押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直到2008年9月,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並引發西方國家集體經濟衰退。美國和歐盟的國力因爲經濟危機而被持續削弱,發展中國家如伊朗,中國和俄羅斯首次提出共同成立貨幣取代美元的方案。歷史學家一向把08年金融風暴和20世紀觸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蕭條加以類比。而歷史也證明全球經濟衰退某程度上導致了中國國力提升,並開始挑戰二戰後西方主導的秩序。中國周邊的爭議海域陸續出現零星外交衝突,美國亦開始把中國視爲假想敵,在奧巴馬政府任内展開重返亞太計劃,增加在中國周邊的軍事部處。
金融危機令世界各國開始建立貿易壁壘,進行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戰,尤其以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戰最爲激烈。
美國在10年代推行多次量化寬鬆,中國,日本也相應地印製鈔票,製造更大的世界經濟泡沫。
 
2008年8月:南奧賽梯戰爭爆發。俄羅斯透過泰坦部隊迅速壓制了格魯吉亞軍隊並取得勝利,向世界展示了泰坦於現代戰爭中的優勢。因應俄羅斯的威脅,美國和歐洲各國加緊在東歐部處導彈攔截系統,令美俄關係迅速惡化。
 
2010年5月:美國成立網絡司令部。早前美國和以色列已經成功展示了利用電腦病毒癱瘓伊朗反應堆的能力,加上了俄羅斯對愛沙尼亞的網絡攻擊,等同宣佈了東西方網絡戰的開始。東西方在整個10年代維持了長時間對敵方網絡,網站發動各式的滲透和DDOS阻斷式攻擊,所以部分軍史學者認爲網絡戰爭是東西方冷戰的特色,也是雙方爭持的熱點戰場,甚至有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就在網絡開打的説法。
 
2010年-2012年:突尼斯爆發的茉莉花革命觸發阿拉伯之春。埃及,突尼斯,利比亞長期執政的獨裁者倒臺。在地緣政治重新洗牌之下,於利比亞,敍利亞,伊拉克爆發長時間的軍事衝突。整個阿拉伯世界也陷入長期政治動蕩的環境。對比起自由民主的全面勝利,歷史證明了茉莉花革命催生了如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的冒起,並令東西方國家加強了對網絡這個新興媒體的監管。二十一世紀因而被視爲言論自由的黃昏。
 
2010年:朝鮮和韓國爆發零星海戰。後來發生韓國天安艦被擊沉及延坪島的炮擊事件,兩韓關係緊張。
 
2011年:金正日逝世,金正恩接管政權,並在10年代間清除國内盤踞的勢力,成爲朝鮮唯一的領導人。對外展現出好戰態度,多次宣稱要對韓國開戰,並重啓核計劃。由於曾經在邊境進行核子試爆和清理親中的張成澤派系,朝鮮和中國的關係惡化,但和俄國關係密切。朝鮮購入了大批俄國現役T-6泰坦,在三八綫附近多次和韓國駐軍的AM-2A2型發生零星交戰。
 
2011年2月15日-8月23日:利比亞内戰爆發。卡達菲政府被推翻,反對派和政府軍在戰鬥中大量運用了泰坦,並發生了歷史上首次泰坦之間的對戰。利比亞戰後的混亂局勢也使原本屬於利比亞政府的大量俄制T-5和T-6泰坦落入全世界俄的武裝分子手上。
 
2011年3月15日到2019年:敍利亞内戰。中俄伊朗支持的巴沙爾政權和西方支持的敍利亞自由軍在敍利亞開戰。基於東西方互相扶植代理人和大規模投入泰坦等武器進行實戰試驗,歷史學家一直視這場戰爭為二十一世紀的西班牙内戰。戰爭的結果卻是令伊斯蘭國和蓋達組織等極端分子有機可乘,出乎東西集團的意料下為中東埋下戰爭伏綫。
 
2011年5月1日:海豹六隊於巴基斯坦境内擊斃蓋達組織領袖本.拉登,行動中使用了AM-2E特種型泰坦。美國越過巴基斯坦當局的行動也使美國和巴基斯坦關係惡化。
 
2012年9月10日:日本宣佈國有化釣魚臺,和中國關係迅速惡化。中國爆發激烈的反日示威。在中日民族主義高漲的環境下,中日進入軍事對峙,各自聯同美國及俄羅斯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
 
2013年6月:美國中情局特工斯諾登,帶同美國機密情報逃亡到香港。全世界因而特知美國監控全世界的稜鏡計劃(PRISM)。連同早前曼寧和阿桑奇的洩密事件,西方監控計劃的曝光令美國,及西方集團開始失去在道德上的優勢。稜鏡計劃亦使美國和歐洲盟友關係迅速惡化,加劇了西方集團在全世界的衰落。中國,俄羅斯庇護美國洩密者的行爲也促使東西方的角力直接浮上水面。
後來證實,斯諾登並非美國所指的低級程式員,而是美國反導彈防禦計劃和天基武器系統通信和操縱程式的工程師,被俄羅斯情報部門所策反,帶同美國反導彈防禦系統的機密源代碼進入俄羅斯境内。透過斯諾登源代碼,俄羅斯得以在後來的戰爭中發展出入侵美國天基武器平臺的電腦病毒。
爲了收復和盟友損毀的關係,美國在同年制定全球情報和尖端科技互享計劃,為GIA全球情報局的前身。
 
2013年8月到9月:中國政變,軍隊實力擡頭:習乘崗的反貪污政策觸怒黨内保守勢力,武警包圍中南海。雖然政變的消息被徹底封鎖,然而習乘崗取消了大部分和國外元首的公開會面,實際上是被軟禁在中南海。直到黨内元老江仲坤要求軍隊孫呂東派出手相助才解除軟禁。黨内大部分反對習乘崗的勢力被肅清,然而習乘崗卻在外交政策上卻被江仲坤和軍隊鷹派控制。直接導致2013年後中國對外政策走向強硬。
 
2013年11月:中國宣佈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觸發日本,美國,韓國,臺灣的抗議。在國内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下,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也轉向活躍。中日,中美頻頻發生在東海,南海上空的軍機相遇事件。同年習承崗當選國家主席,在國内加強輿論管控和意識形態控制,並展開反貪腐行動,目標對準前主席江仲坤舊部。在内部不穩下,中國當局在外交上對港臺以及日美同盟展開強硬態度。
在越南爆發了反對中國廠商的反華示威。然而事後卻導致越南南部民族主義者的擡頭,威脅北越主導的越南政府;越南政府和中國加強了反對顔色革命的合作,反而緩和了雙方在南海的衝突。
 
2013年底-2014年2月:烏克蘭首都基輔爆發親歐盟示威,起因是總統亞努科維奇拒絕簽署與歐盟的經濟合作協定。烏克蘭公眾認為該行為是總統受到俄羅斯方面的壓力。演變成武力衝突,事件以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出走俄國告終。
 
2014年:美國勞倫斯利福莫耳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首次確認,使用高功率雷射進行的核融合實驗,從燃料所釋放出來的能量,超出投入的能量,實現歷史上首次實用的核融合發電。同年10月洛克希德馬丁宣布發明小型核融合反應爐,100兆瓦特反應爐縮小至7x10英呎大小,於1年之內能進行測試,10年內能正式運轉。洛克希特馬丁公司為聯合戰術支援平臺JTSP主要承包商,核融合爐相信在同年被配備到JTSP試驗艦進行測試。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