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心理學家Maslow提出「需求層次理論」,人會先滿足較低層的需要,才會較高層的需要。各需求層次中,最低層次的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需要(尊重需要);最後是自我實現需要。

加入好像「青民起動」般的學生組織,我們可以歸類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的表現。

2012年,好多加入青民的同學,是因為反對洗腦教育而加入,也為反國教付出不少心與力。
直至9月8日,青民起動撤離公民廣場,好多人都有種完結的感覺;10月8日政府宣佈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組織也失去方向。

我們知道,青民人的熱血,已經不再是滿足自我實現需要的表現;我們可以理解為尋求社交認同的自我需要表現。那就是說,青民人已經不再崇高。

這不是他們的錯。青民人不再去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是因為自我實現需要以下的各層需要得不到需要。用上Irving Janis的團體迷思(Groupthink)模型去解釋:因為團體的高度凝聚力、命令式領導、群體成員背景和價值觀的相似性、欠條理的決策規範,以及來自外部威脅以及時間限制的壓力等八項「誘發團體迷思的前置因素」,造成「團體迷思」。團體迷思的特徵,包括群體過份自信、集體合理化、對外偏見、對異議者施加壓力、自我審查、全體一致的錯覺等。



團體迷思的出現是因為成員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團體一致,反映他們感覺到不被其他青民人認同的威脅。可以肯定,領導者的決策方式有問題;而青民起動的三層式組織架構,更是誘發團體迷思的主要因素。事實上,義工和地區行動組組員缺乏決策權,也直接導致命令式領導在成員權威性下發展出來。

團體迷思的出現,更令青民無法脫離團體迷思。不論是「傳統成員勢力」,還是「軍師集團」,亦有團體迷思的情形,結果各不相讓,各自排擠。而他們卻拒絕承認團體迷思的出現,堅持己見:因為群體過份自信。而且在自我審查的情形下,也很難有人提出青民有團體迷思;即使有,異議者也會被忽視及隔離。也就是說,連更低層次的社交需要也受到威脅。

我們不可以責怪青民人,反而應責怪自己,是否對青民期望太高?黃曉敬說過,不應視他自己和青民起動為英雄。我們的心態,增添了青民人的壓力,也促使團體迷思形成。

可以說,是社會的錯;也可以說,是領導者的錯;也可以說,是青民人心態的錯。我們所有人,都應反思:不站出來,要這班年輕人承受如此大壓力,把原來滿足自我實現需要的舉動降了格,結果他自然要先滿足自我需要;加上其他因素而成的「團體迷思」,到底是誰最大責任。

為以前的事放不下這麼久,是因為這些問題已變得很嚴重。如果我們為了理想而勸改是「蟲子」,那我們都是蟲子,都值得你憐憫,直至作為決策者的人反思團體迷思現象為止。



201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