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本以為是一天起好的貨仔,誰知搞了一星期。因此,心情有點不爽。
 
但我知道讀者更不爽,因為《櫻花樹下》拖了很久…
 
生氣是可以的,只要別閹我就好了。
 
 
好,說回這次作品。




 
這次是首次改篇人家的作品,而且更是恐怖大師伊籐潤二的作品呢﹗
 
《無頭雕刻》這個故事我愛死了,因此就率先改篇,用小說的形式去重新演繹,看看會有甚麼化學作用。
 
我知改篇人家的作品是要承擔的責任,這個我在一些改篇電影中看得見。始終伊籐老師有很多粉絲,要是故事改動太大,我一都會被人插屁眼的。
 
然而,我卻不是照版煮碗地將《無頭雕刻》「寫」一次,因此我卻加了些不會影響原設定的個人元素。
 
明眼人一看就知了,第一個大改動便是人物之間的關係。在原作之中,島田和留美只是同學,亦沒有明文交代清楚他們是情侶關係。另外,原作的岡部老師並不是一個顧念亡妻遺願的人,只是簡單的交代他要開個人展罷了。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改動,是長期寫作得來的經驗。電影、漫畫和小說,如果以豐富度去排列的話,電影必然是首位,而小說就是最尾尾的了。因此,小說版就必須從原有的設定上多加雕琢。例如,島田與留美,他們間的關係可以不是普通同學,若是情侶的話,在描寫他們的相處之時就有趣多了。而岡部老師更可以深化地說成為了亡妻的遺願,努力三十多去開個人展,這為他的故事上多加一點「人情味」。小說與漫畫的獨特之處,就是在這裡。漫畫可以略過不說,因為它可以用華麗的畫面去吸引人(當然,漫畫也可以交代得更清楚吧﹗)。而小說吸引人的地方,不是畫面,而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我改篇一部漫畫故事之時,卻不能單單的將「畫面」搬字過字。要是這裡,讀者跑來看你的小說做啥?我覺得這樣的改動,的確可以令整個故事有一種「內聚力」,就是靠角色之間的關係去營造去來。
 
第二大的改動,就是雕像會活起來的原因了。沒有別的因素令我作出這個改動,我只是覺得伊藤老師的作品很喜歡留點「白」。原作之中,卻沒有交代過雕像為什麼會活起來,令讀者產生了更大的想像空間。而我,就將我想像到的,將這點「白」填好了。明眼人讀者應該知道,在小說改篇版本中,雕像會活起來的原因,不只是「吹一口氣,就有生命」這個吧?還有一個的。不明白的,再看多一次,答中了我請你喝豆漿。科科科科。
 
改篇人家的作品好有趣,自己就像改篇故事的導演一樣。這次目的,其實不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想像力,只是想練習一下說故事的技巧。
 
是的,我又有新體會了。下次我會再改篇伊藤老師的另一篇作品,就暫定是《人頭氣球》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