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遠庖廚》

小時候,每年新年都會回鄉探嫲嫲,而她的家中總會養著一隻母雞。那時候一方面未有什麼禽流感,另一方面,我及妹妹一直住在大城市,從來沒看過活禽在身旁走來走去,對那隻雞自然高興莫名,我們總愛跟那隻雞玩耍及幫忙餵食。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們幫忙照顧母雞之故,那母雞生的雞蛋,我們覺得特別新鮮好吃。在逗留期間的除夕夜,我們也會一起吃團年飯,飯餸都會豐富無比。

不過,除夕過後的正月初一,有件事令我們很在意,就是我們一直餵飼的雞,總是離奇消失。頭一兩年,我們問媽媽,媽媽說昨夜可能雞籠沒關好,母雞走失了。我和妹妹固然有點傷感,然而如果雞逃走了而回到大自然,或許也是好事。(那時候當然沒想過,雞如果真的逃走了,走到街上多半也會給會鄰居抓起來。)

有些事,「眼不見為淨」,看不到、不知道,就不會難過,也不會煩惱。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

到第三年,雞又「走失了」,我跟妹妹開始覺得不尋常,走失一次兩次,為什麼還會這麼大意,而且即使雞籠沒關,還有大閘阻隔,還有為什麼總是除夕夜不見了呢?媽媽知道謊話難圓,我們也開始長大了,早晚也會知道真相,就解釋母雞已成為了團年飯菜餚。





我和妹妹得知後哭成淚人,一想起那隻我們親手照顧、可愛活潑的雞,不單因我們而死,還「親口吃掉」了,我們都悲痛莫名,也有點反胃的感覺。

自此之後,我們協議了,團年飯我們只吃雞蛋,不要雞肉,還要脅說如果將來還有雞肉,我們就以後都不來了。協議達成了,雞從此在團年飯上消失。

後來我們得知,其實嫲嫲並不是一直都養著母雞,雞是在每年新年前不久才買下來,就是為準備豐富的團年飯給我們吃,而牠生的雞蛋只是附屬品。我們既然說了不吃雞,嫲嫲自然不再養雞,我們回鄉也沒再看到活生生的雞。

我和妹妹的故事,正是《孟子》「君子遠庖廚」的道理:「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因為不忍之心,君子總是遠離那宰殺畜生的廚房,這是有仁德的人的正常反應,我相信大家也會有同感。

人類為了生存,除非素食,否則動物為人而犠牲,是無可奈何。儘管如此,背後確確實實是有動物犠牲了,我們應當尊重及感激牠們。不忍心動物在面前死去,你又忍心牠們因個人的口腹之欲及物慾,而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嗎?既然如此,我們也不應助長那些殘酷飼養、殘害動物的行業及買賣吧。





鵝肝、魚翅、皮草、象牙、熊膽等產品,就不要再吃或購買了。君子,也應該遠離這些產品。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