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工作找到心灰意冷,繼而思索自己到底有何能耐?寫作、語文,彷彿是我唯一的利器,然而這有什麼用呢?還有什麼特別技能?寫詩?寫詩又有何用?
 
常道中文科是死亡之卷,人人未見文言文的影子,未聞其聲,都已經嚇得拔腿而逃。有人更以改圖形式提出:「學文言文要跟死人溝通嗎?」的疑問。彷彿我思考的問題已經由自己有何用,變為詩有何用?
 
詩歌從來都是偉大的,從以前「不學詩,無以言」,發展到唐代選官制試都用詩來作題,就知道詩歌重要。詩歌詩歌,詩與歌能並稱,亦即詩能入樂,能歌能舞,例子毋用舉得多,《詩經》、漢樂府足矣,至於宋詞稱為詩餘,同樣配樂唱和,亦可從其果反追其因。發展至魏晉時,三曹並建安七子進一步確立詩言志,抒發個人情懷,憂國憂民的傳統。至於形式上,亦由四言的基調轉向五言,是故唐代流行的詩體大體都是五、七言,不過像李白所寫的雜言詩也為數不少。
 
至於唐詩也具體分為幾個時期,像初唐、盛唐、中唐與晚唐。盛唐詩風即玄宗時期,一股向上、正面、樂觀、積極、美好的精神混進唐詩裡,使盛唐詩氣勢雄渾,銳不可擋;晚唐詩因為唐詩已經發展成熟,形式體制聲律上寫得更為嚴謹,但盛唐風貌已不復存。詩,除了用來吟誦唱和,發揮藝術美之外,更可用來考證歷史,像是《大唐李白》就運用大量詩作、配合詩人生平背景,撰寫浩瀚廣大的唐朝歷史小說一樣。
 
對,實際上,現在懂得寫詩是沒有什麼功用的,它既不能幫我賺錢,又不能幫我做官,但是,我還是要寫,有時候,有些文化遺產是不可丟棄的,古詩、唐詩的風韻,不是新詩所能取代的;新詩亦不能被它們所取締。沒有人懂詩,造成文化斷層,到了最後,詩就真的無所可用。太多想法,思緒頗為混亂,有部分觀點論據似乎未有安放入文,但是就此作罷。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