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至人?》
 
  形而上學,往往讓人驚嘆不已。個人獨愛道家老莊,於禪學亦頗感興趣,有時讀書見到饒有趣味的佛禪故事,不禁莞爾一笑。
 
  「去妄存真」,似乎四字可得禪學總結,然而這樣自以為是,則又離禪道遠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相信各位都能看到端倪:首個階段,乃知識認知,即我們的識心、妄心。第二階段,是開始打破妄念,舉個例子,稱椅子為木,這就是第二階段的參禪境界。
 
  而第三階段,似乎是要打破法執,晚生愚拙,未能領略真意;但眾生皆可成佛,若我依循前人之理去參,又豈能成佛?又我苦惱參禪,亦即墮入迷障,不能說以真心觀世間。
 
  道家與禪頗有會通之處。像是以相對概念,教我們打破經驗界的固執;「以成心為師,誰尚且無師?」則教曉我們,不要以自己的成心、識心觀照世界,否則便墮入自己的陷阱,像有則故事說:「有人遺失斧頭,懷疑鄰居偷了,自此他便覺得鄰居賊眉賊相,面目可憎;及後尋回斧頭,又覺得鄰居不那麼可惡了。」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成見,導致我們自以為是,不得「道」、「禪」的真意。
 
  佛學中不少妙問妙答,當中有驢子觀井、井觀驢子之說法。驢子走到哪個井,都只會見到自己是頭驢子(假設不是枯井)。但井觀驢子,則驢子來見驢子,人來見人,佛來見佛。這是一套比喻,以井為真的心性,則看見什麼都會如實呈現,直見真性。




 
  無論是禪、是道,都要求「真誠」,率性而行、君子坦蕩蕩,就是一片真心誠意,極難達到的一種境界。當今之世,人們以「任性」、「率性」不可取,殊不知其實離道日益遠兮!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