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的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N. Tversky)正在進行一個實驗,參加者被平均分為兩組,實驗人員會先告訴每組參加者一個假設的情況,就是:一場可怕的疫症即將爆發了,這小鎮內的600個居民也很有可能被感染。
 
    現在,有一位科學家找到一種全新的疫苗,可以抵抗這種病毒。但因為資源有限,只有兩種治療方案可以選擇︰ 1.      如果採用A方法,將會有200人能夠保得住性命;
2.      如果採用B方法,三分之一機會能夠將全部600人都救回,但是同時有三分之二機會1個人也救不了     實驗結果顯示,72%的參加者選擇A方法,保住了200個小鎮居民的生命。
 
    但是,禍不單行,緊接下來疫病發生了變種,疫苗需要時間重新研製。但因為時間不夠,只能未經實驗便推出疫苗,但疫苗的副作用卻仍未弄清楚︰甲疫苗 – 有400人會死;
乙疫苗 – 三分之一機會沒有任何人喪失,三分之二的機會是600人全部喪命。     結果,今次有78%的人不願意「眼白白」的斷送400條人命,寧願搏一搏,冒著多死200人的風險採用乙疫苗。
    如果各位讀者腦筋靈活,不難發覺兩道問題其實問得一模一樣,只是問法不同罷了。這樣便奇怪了,既然2種選擇的代價相同,為甚麼面對不同的陳述,我們選取的方法便截然不同呢?
  這一個匪夷所思的情況,並不是只有在實驗室裏觀察到。1998年曾經有一個著名的雪糕實驗。有大學教授在嘉年華期間在巷頭與巷尾租了兩個攤位,委派學生售賣Haagen-Dazs的雪糕。第一間雪糕店,一杯雪糕7盎司,裝在一個5盎司的甜筒裡面;另一個攤位的雪糕則是8盎司,裝在了8盎司的甜筒裡。你願意為哪一份雪糕付更多的錢呢?
  如果我們喜歡雪糕,那麼8盎司的雪糕比7盎司多;如果我們喜歡甜筒,那麼8盎司的甜筒也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實驗結果顯示,平均來說人們願意花2.26 美元買7盎司的雪糕,卻只願意用1.66 美元買8盎司的雪糕。




    在第一個實驗中,如果當別人引導我們保住小鎮居民的性命時,我們選擇保守的救200人;當別人引導我們著眼於死亡人數時,我們傾向要200個人一起去冒險。而在第二個實驗中,7盎司的雪糕在5盎司的甜筒裡,看上去快要溢出來了;8盎司的雪糕放了在8盎司的甜筒,卻看上去還沒裝滿。原來我們只不過是考慮雪糕到底滿不滿去選擇。
    這兩個有趣的實驗,打破了人是理智的迷思。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在不能明確比較的情況下,人們決定往往更大的依靠自己的直覺,而非真正的「理性」。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直覺又有多可靠呢?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