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香港,正處於戰後時期,百業待興,大量赤貧的人沒有工作,香港亦缺乏天然資源。當時數以萬計的人為了逃避新成立的共產黨政府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大量難民湧入,人口劇增,加上當時根本沒有房屋政策,所以他們無以為家,於是便於各住山頭自建鐵皮屋。這些簡陋的房主要以鐵皮及木板等材料搭建而成,統稱「寮屋」。1953年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21時25分,當時滿山寮屋的石硤尾,就因為一盞火水燈的火種不慎點著棉被,火乘風勢便把5萬多人的「家」付之一炬。以下便是當中一家人的故事:
「火燭呀!!火燭呀!!救命呀!!」居民爭相走避,唯恐火舌會伸延到自己的身上。
「快D走呀!!細佬,阿媽呢……阿媽係邊呀?」周遭驚慌、不安的聲音此起彼落
「去左張太到開枱呀!!」
「細佬,呢邊呀!跟住我唔好走失。」兩姊弟於紛亂中,目標一致的向張師奶屋企出發。
幾經辛苦,終於來到張師奶家門前,可惜由鐵皮及木板搭建成寮屋已被燒得一乾二淨。更何況是人,早就作鳥獸散,於是15歲姊姊便帶著只有8歲的弟弟逃生,兩人終於逃到了暫時安全的地方,在工廠上夜班的爸爸,因當時交通及通訊不便,不能立即回家,直至第二日才能回到石硤尾並接回兩姊弟。

一年後
「阿爸,究竟阿媽係邊呀?」小婉坐屋內問道。
「唉!小婉,我都想知!我都好掛住佢。當日差人同火燭鬼都話搵唔到你阿媽…..」小婉爸爸嘆氣道。




「阿爸,有飯食未呀?」小壯在門口喊到。
寮屋火災後一年,香港政府便於1954年於原址興建29座樓高6至7層的徙置大廈,以供災民居住。而小婉三人就被編配到第四十一座美荷樓,正正是當年他們寮屋所在的位置。
「就食得啦!」小婉爸爸回答。
小婉爸爸,人稱忠哥,三十多歲,於七年前為逃避戰火從鄉下帶同小婉媽媽、小婉及小壯逃難到香港。由於在香港沒有親戚可依靠,於是便跟昔日同鄉一樣在石硤尾自建寮屋,但他萬萬猜不到,一場大火便搞散了這個家。
「食完早d訓喇!聽日仲要返學呀」忠哥道
「知道!!」小婉及小壯齊聲回答。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