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篇章無不都是在談論人類的自由,但答案似乎不太使人鼓舞,因為硬性決定論令人被硬生生的限制著,不再自由。而一些欲反駁硬性決定論的新想法又不具有很大說服力(至少沒能說服我...)。不過,從這一篇開始,我們就想用一個新角度去談「自由」。這就是二十世紀興起,使很多人都愛上的「存在主義」。如果我們說決定論是從「第三身視角」看世界,那麼存在主義就是運用「第一身視角」了。

但是呢?在我們沒真正討論存在主義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存在」。你可能會說:「傻的嗎?『存在』誰不明白啊。不就是有些東西真實地出現在某一地方嗎?」嗯...也是對啦,但作為一種風靡全世界的哲學思潮,它所談的「存在」就肯定不只是「在哪裡」而已,還有更深刻的意義。

存在主義一派人才輩出,像齊克果啊、海德格啊、沙特啊、卡繆(雖然很多人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存在主義者』) 等等。當中有人就談到一句:「石頭和貓只是『是』(Is),但人『存在』(Exist);神和天使只是『是』,但人『存在』。」

我是在剛接觸存在主義時(正確來說是在大學上課)時看到老師冷不防就放出了這句話。當時他就直接問:「有誰知道為何只有人才是『存在』嗎?」然後,我就直接投降了。這句話根本就理解不了好吧!甚麼人存在,神和天使不是存在還能亂說一下:「要是有無神論者不就覺得不存在了嗎?」可是怎麼石頭和貓也不存在啊...明明就在!

所以說,哲學家的想法就是這麼與別不同,應該說正是與別不同才成為哲學家呢!就算是一個簡單的「存在」也要給你加上一重又一重複雜的意思才行。當然,我們對上述句子的理解困難某程度上也是因為語言上的不同。英語有"Be"和"Exist",但用中文呢?總不能兩個都譯成「在」吧。於是"Be"就給譯成「是」,但中文的「是」根本沒有「在」的感覺,所以令人更難明白。(最好就是用原文德語了,要是你能看懂的話)





好了好了,我再說一些沒啥用的話肯定要被打。回到真正的重點,沙特提出所謂「存在」必定是兩種特性結合才成,「現實性」(Facticity) 和「超越性」(Transcendence)。至於它們是啥?就留待下次再說了哈哈!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