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就說到,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至高善」,也就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就是「幸福」對吧。不過我們也說了,亞里士多德可不只是從正面說「幸福多麼好」,他也嘗試看看世人一般的想法,像是錢啊、榮譽啊等等,然後告訴人們,這些都不是人類最應該追求的事物。這次,我們不妨跟著亞里士多德的腳步,看看他說得對不對好了。

首先,我們來考察一樣沒它就萬萬不能的東西好了,也就是金錢。

我相信沒人不愛錢,更沒人不愛有錢吧...金錢似乎真的不能放棄,有多少人就是為了金錢而拚命在打工呢!但大家也不要以為亞里士多德要人「不要打工了,金錢不就是糞土嗎?人生不應該是這種東西」。亞里士多德當然需要錢了(不然他也沒法創立自己的學校),但他要指出的是,人類從來不是「因為純粹地想要錢而打工的」。我們不是因為拿到那一張張紙幣或是看著存摺上那些數字就感到快樂,而是因為我們可以用金錢來追求快樂而快樂的。

所以,亞里士多德就說,金錢絕對不是人生的「至高善」。但是,人們追求它還是有道理的,因為金錢某程度上是作為一種工具,幫助人們追尋幸福。(也就是說,人們追求金錢不是為了它自身,而是為了利用它來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即幸福。因此,金錢就不符合我們先前對「至高善」的定義了。)

接著,我們就來考察一下快感 (Pleasure)這種東西好了。





不過呢,大部份人都不太會認同一個人一生都追求快感就完吧,這不就不像人了嗎?確實喔,亞里士多德都是這樣想的,他認為只追求快感的人生其實就同動物沒分別了。那種人完全沒有活出一個人的特質,只是像動物一樣進食、繁殖而已。(當然,這種又有問題了,「人的特質」到底是甚麼?它和人的幸福有甚麼關係呢?)

快速談過快感之後呢(明顯的,Pleasure 肯定不是「至高善」了),亞里士多德最後還談到「榮譽」。

很多人,特別是生活有成後,就開始追求更高的社會地位了。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很多慈善機構的總理都是由那些捐款最多的人仕來當。如果問那一個「總理」有甚麼用呢?其實是沒啥用的。那是不是多一個「總理」,就令人多捐款或是少捐款呢?顯然也不太會啦...(這不太敢說死呢...)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榮譽是從外界而來的,並不真正代表一個人。一個有德行的人不一定能受到加許,反觀有榮譽的人也不代表很有德行或能力。而且,榮譽總是要由他人給予的,但那個「他人」是不是具備給予榮譽的資格呢?公司常看到升職的不是「做到野」的人,而是「擦鞋」的。亞里士多德正要說,那些負責升職的高層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呢?如果他們本身就沒有相應的能力,那麼他們所給予的榮譽也絕對沒有追求的價值了。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