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浪潮下,還能講普世價值嗎?《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新書講座(18/01/2019)
講者:曾瑞明博士 劉家威博士
---------------------------------------
「全球化」三個字,不知你會想到甚麼?全球暖化?國際企業壟斷市場?廉價勞動人口慘遭剝削?想完一輪之後,或許會問:「這與我何干?」

聽兩位新書作者娓娓道出全球化的現狀,感到意外的並非國際經濟貿易數字的倍增,也不是非洲貧窮人口開採稀有金屬時的惡劣工作環境,更不是特朗普一邊高叫反全球化一邊得罪全球環保份子的把戲,真正讓人驚訝的是全球化下的受惠人口(即是我們)對其帶來的害處的無知,或者漠視。

當然,一杯連鎖店賣的咖啡,誰會聯想到被剝削的勞動人口;一個漢堡飽十餘塊那麼便宜,吃下只有滋味,又怎會有罪惡感;手機已經是生活必需品,大家只會追求快、狠、準,怎會知道螢幕的原材料之一「鈷」,是用甚麼方法採礦得來。活在方便快捷的社會,大家享受著便宜的消費品和便捷的服務,已經不知不覺地默認了背後一併伴隨而來的邪惡。在全球化之下,我們都當上了平庸的惡魔。

就算意識到全球化的威脅,在這充斥語言偽術和「後真相」的年代,大家也要小心排錯隊、搭錯車,或者上了「左膠」的高速公路,去了不知何地。曾博士提醒我們,打正反全球化旗號的政治家,只需抓緊兩個重點:1)支持人民對抗精英份子及2)高叫愛國主義反對賣國行為。只要用心看,特朗普的政治宣傳無非就是這兩點,可他真有心對抗全球化嗎?在與墨西哥接壤的邊境築起圍欄,似乎是國家主義多於一切。





席間有觀眾問:就算我知道了全球化的害處,又可以做甚麼?難道可以不用手機嗎?

這時,劉博士做出讓全場震驚的舉動,他輕輕地從口袋拿出自己的手機,說那是一間荷蘭公司Fairphone的產品,目標是要從採購原材料到製造手機的整個過程中,避免任何剝削和覇權制度的反人道行為。他以身作則地告訴我們只要用心留意,必定會找到同道人提供較為符合全球正義的產品和服務。除了蘋果和三叔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選擇,只怕沒有心去找而已。曾博士亦說自己會長期訂購本地農場出產的農作物,沒錯價錢比較貴,品質有時不太好,但最緊要還是保持知覺,知道自己的消費行為如何影響社會和全球世界。

看見劉博士舉起自己的手機,想到胡塞爾提出的現象學第一原則—「回到事物本身」。似乎勤於把身邊的消費品「懸擱」,並直觀它們的本質和來源,是應對全球化的有效方法。

於是,我也有了知覺,離開時沒有在舉辦講座的「大型書局」購買兩位的巨著,而是行多幾步,支持二樓書店。

https://www.facebook.com/beingtoworld/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