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也是一樣冷清,沒話說。那天,或許是寫完了《遊山後感》,我突然想起公,還有回憶。我決定用獨自徒步尋找當年那些事。

還是獨自的午餐後,我先走到佐孰谷公園,那是我從籃田搬到順天住後,也是公離世後,婆帶我去探秘的地方。當時九歲,乍眼望去,只是平草地,沒什意思,甚有些納悶。 

但現在再去看看,大了,確實大了許多。 

過了幾年,是什麼變了,讓我覺得這納悶的草地,變了這麽大? 

心境變了。 





在佐孰谷一直往下走,到淘大花園,買支喝的,再走。 

我就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毫無靈魂走到牛頭角下邨。 

牛頭角下邨的公園,每次我回樂華都會去的。當時大概是,公看着我在公園蹦蹦走走,婆便到街市買餸,背着        沉殿的袋走到公園,便要回樂華的家。 

從牛頭角到樂華,要乘車嗎?兩個車站便到。要走路嗎?便是要走樓梯的。兩老的節儉的性格,是肯定走樓梯了。最歡樂的,是在公園裏蹦蹦走走,最苦的,便是走樓梯回家。 

但當時一個小孩,要走過百級樓梯,必覺得幸苦的,倆老不覺得幸苦嗎? 





現在我走這條樓梯,感覺短了許多。 

走上樓梯,便是樂華邨公園,當時到樂華也是經常去。 

但現在我看,有點空虛,變小了許多。 

少年時,我可記得這裏可非常大。是公園變少了嗎? 

是人長大了,看公園細了。 





或者十年後再看,事情也會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