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在咖啡店的兼職,確實讓我生色不少。很多人為了學沖調咖啡而上很多課堂,花錢花時間,而我則是一邊工作一邊學,還有薪水。雖說不能稱得上專業,至少會沖調,可以分辨出咖啡煮法,這在大眾對咖啡一知半解的香港,已經相當超前。

可惜在連鎖咖啡店中接觸的咖啡豆不多,好不好喝就不會分辨了,始終在香港,咖啡文化尚淺,速食文化又深,莫說顧客不懂欣賞,連烹調的也不敢說懂。

我在歐洲各地生活時算是擴充了一點對咖啡的認知,也擁有了更多我與咖啡的故事。歐洲人愛好咖啡是刻板印象,也有咖啡文化不強的國家。其實很容易分辨,咖啡文化不強的國家,當地會有來自美國的咖啡連鎖店,例如希臘。而咖啡文化強烈的國家,外國咖啡店根本沒法入侵,他們民族意識強烈,由衷不屑於外地咖啡文化,例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意大利。而其中位於中歐的德國、奧地利較模稜兩可,他們有自己國家品牌,但也處處可見美國咖啡連鎖店,這於國情有關,他們對外較為開放,所以在歐洲國家中經濟、工業發展一直出類拔萃。

但在有咖啡文化的地方喝咖啡,也產生了不少問題,就是咖啡店太多,選擇困難,加上良莠不齊,一家外觀裝修吸引的咖啡店可以非常難喝,一家老店日久失修卻可以喝上一杯上口咖啡,這都要看運氣。如果要保險一點,可以喝當地的咖啡連鎖店,一定中規中矩,沒有驚喜,也不會失望。而最讓人失望的是那些在倫敦、馬德里、巴塞隆拿、布拉格、里斯本、薩爾斯堡、維也納等大城市的百年老店,裝修富麗堂皇,價錢偏貴。常常打著名人效應,如巴塞隆拿的四腳貓咖啡店,標榜當年畢加索等藝術家常常聚首之地。遊客們通通慕名而來,結果都失望離去,不論食物、咖啡質素都太差,可能名號太好店主因驕傲鬆懈了;也可能客人太多,店員接應不暇所致。

那時在奧地利由西面的因斯布魯克穿過薩爾斯堡到東面的維也納,過程不斷試不同的咖啡店。除非店內有我未見過的沖調法,否則基本上我都是統一點Flat White作為對照參考。而讓我驚訝的發現,我認為最好喝的咖啡,竟然是當地的咖啡連鎖店。他們的咖啡豆味道最豐富、又帶有層次,讓我印象最深刻。估計他們是混合了不同類型的咖啡豆而成的。





去到北非摩洛哥,當地人可能受了對岸西班牙與曾經的統治者法國影響,摩洛哥人也很愛喝咖啡,走在街上隨處可見在簡陋的咖啡店內坐滿了客人,大家都呷著手上的小杯咖啡。他們喝的是濃濃的一小杯Espresso,味道很古怪,有些咖啡店會加入當地香草,口味很異國風情,有Chai Tea Latte的感覺,但就是不喜歡,淺嚐即止。

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回到西班牙的巴塞隆拿,便慰勞自己,在市中心一家裝潢華麗的咖啡店喝上一杯咖啡。藍山咖啡聞名遐邇,牙買加的名豆,產量很少。為了一嚐其味道,破天荒點了杯濃濃的
Espresso。原來藍山咖啡味偏酸,苦澀味道不多,而我很怕酸的咖啡,只好苦著面兩口乾了,留下帳單與苦笑。

有一次遠去捷克的克魯姆洛夫小鎮作一日遊,逛累了就在一家古樸的小咖啡店內休息,吃一點小點心,喝一杯咖啡,打開餐牌心有所感,點了杯Latte Macchiato,正品嘗間,天氣忽然陰暗,不久竟下起雨來,我坐在窗邊的小桌,呷著暖暖的咖啡,看著窗外雨景,雨點淅淅瀝瀝地下著,聽著店內輕快的捷克音樂,忽然之間,手上的咖啡也變得更有味道。

有一次在德國科隆寄住民宿,在郊區與一位德國老人同住,他很有禮貌,可惜不會英語。於是把小兒子叫回了家接待客人。兒子跟我差不多年紀,樣貌爽朗明亮,一家人非常客氣。每到早上小兒子便到我房前敲門說邀請我同食早餐。我戰戰兢兢地入席。他們的早餐很簡單,和好的白麵團撕成一個個小圓球,壓成餅狀,然後放到火上去烤,即烤即吃,他們會配上芝士,芝士是當地特產,不是香港超市買的那一種,對我而言味道很怪。我還記得每次他們都會用水壺煮一壺熱咖啡,我們邊吃邊看著水煮沸,發出咕嚕咕嚕的水沸聲。小兒子手快,搶著為大家斟咖啡,我喝著暖咖啡,感到一絲家的感覺,那種溫暖、舒適。

香港咖啡連鎖店大行其道,反映香港的咖啡文化仍在探索當中。在大圍、觀塘、深水埗一帶就有各式各樣的咖啡店,每逢週末下午時段,店外就會大排長龍。那些咖啡店裝修各具特色,文青風的、高檔風的、簡潔風的、工業風的、甚至土耳其異國情調的,小食五顏六色,賣相精緻特別;一杯Latte的Latte Art非常精妙,拉花可以非常複雜,造型十足,另人愛不釋手,不斷拍照,久久不肯入口,即使食物咖啡涼了,也置之不理。





我是不會去這些咖啡店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人太多。咖啡店本來就是寧靜的、放鬆的、慢生活的,人多嘈雜,擠擁不堪,最怕是香港人常見的「搭枱」,即是客人太多,要與陌生人拼桌,分享一張桌子。結果幾個陌生人擠在一張小桌子上,互相乾瞪著眼睛,與身旁朋友閒談、分享心事,鄰桌都聽得一清二楚,何況那個跟你「搭枱」的人。

最有趣的是,有時人多排隊,店員便說一張桌子限時數小時,不續點就請自行離開,這也讓我火冒三丈,香港人稱其為「俾錢買難受」,付費消費卻換來不愉快。

正因為香港人對咖啡文化太淺薄,香港咖啡店深明其道,所以著重店內環境,食物飲品外觀,務求光彩奪目,吸引眼球,至於原本最重要的咖啡質素方面,便不太下功夫,一是節省材料成本,二是反正客人喝不出來,喝得出來的不會來。香港人會做生意,因為他們很懂得捕捉消費者心理。

而放眼香港,除了某幾間酒店及專門沖調精品咖啡的專門店外,元朗有一家咖啡店是懂咖啡的,店家很小,裝修簡潔,杯具卻很講究。咖啡豆是自己私下研究調配的,符合本地人口味。而且咖啡師身上均有數張專業證書,又曾在國際比賽中榮獲殊榮,牌面上也有一點保障。較特別的是他們提供一種虹吸咖啡沖調法,咖啡被高溫高壓壓迫,呈反地心引力地向上積聚而成,我第一次去時可謂大開眼界。而他們的成名作Irish Coffee曾獲獎項,我試過一次,會讓人有衝動再叫一杯,我去過數次,水準依舊,實在難得。而更難得的是店員對咖啡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我試過因應餐牌問問店員意見、看法及推薦,他們都對答如流,看來對咖啡至少有一定認識。

有些朋友作為一杯咖啡,定價太貴,不值得喝。我認為買一樣東西,價錢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當中的性價比。如果你付出的價錢,得到相應的價值,那就「值得」。而放眼精品咖啡的價錢,他們的定價只是略貴一點,因為他們貴在虹吸煮法。而且在香港難得可以找到一家如此認真對待咖啡的咖啡店,實在很少了,他們貴一點點,就當是支持香港的咖啡文化,而不是良幣被劣幣驅逐,這點對香港而言,實在過於可惜。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