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中佬的奇葩「情路」--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第9.3章:其他筆友(2014年 至 202?年 ?)
也說說其他筆友,說一些較有話題性的。
第1個:
這個不知算是筆友還是網友,因為和她並非實體信來往,而是電郵和LINE(在香港不太流行的即時通訊軟件,但在台、日等卻是主流)。
好像是2014年初?有次我在X登,略略提及自己因校園欺淩,勉強挨完中三便半被逼輟學,就收到一位絲打私訊,聲稱和我經歷相若,應該能交過朋友,我認為有需要的話就回覆她吧!
就這樣,和她通電郵,也交換了LINE和Facebook。
她提及,她住青衣最方便的公屋,1987年生,連中三也沒完成,中三開學後一個月便輟學,最高學歷為中二,比我更悲慘。
她Facebook的照片,沒一張是能正常看樣的,不是背對,就總是左遮右掩、或戴著超大鏡片(幾乎遮掉半張臉)的太陽眼鏡。但也能看出,相貌應該娟好。
她的電郵,有3個明顯特點:
1.每次也近乎秒回,即使我深夜1時回信,翌朝6時前已收到她的回信。
2.每次也是千字文(從這兩點,可見她是整天黏著電腦,且打字神速,如果她是男的,可能會被恥笑是毒撚宅男....)
3.行文用詞予人很嚴肅、不苟言笑、很難相處之感。
我多少感覺到,在現實中,她應該很難相處,果然......
這樣來往了約半個月,在LINE交談,她已開始數次「你有冇睇清楚我寫嘅嘢」。
有次我在LINE對她說:「等我揣摩你寫既野(電郵)先。」
不久,再看LINE,嘩,十多個訊息轟炸,原來「揣摩」兩字,令她跳掣暴走。
「揣摩?我寫嘅嘢唔係咁高深難明下話?!我已經將水平壓低到一般人都會明,你使唔使用到揣摩咁誇張呀?!」、
「你D理解能力係咪真係咁差、咁唔識思考呀?!」、
「你味就係嗰D我唔鐘意既香港人囉.....」、
「回信已經收到,但我唔會覆......」、
「本來諗著做到朋友,點知溝通上出咗咁大問題......」
(大意,非100%照錄)
所以,我感覺到,她和一輝一樣,被欺凌至輟學,不是沒原因的。
********************************************
接下來,說說地址是沙田區的筆友。
當年在《YES! 》徵友欄僅拿到的兩個地址,也是沙田(第1章)。20多年後,在X登交的筆友,只計有寫信給我的(即使只寫過一封),有11個,當中4個是沙田區,是各區中最多,港島區卻一個也沒有。
我終生離不開沙田(那最差配套垃圾屋邨),交的筆友,又是沙田區佔多。雖然沙田區人口是全港18區最多,但也只是全港人口一成,為甚麼總是遇上這麼多沙田友呢?
接下來,談談4個沙田區筆友
********************************************
第2個:
2015年初開始通信,是美國地址,據稱在美國的社區學院就讀副學士。她在2015年暑假回港渡假,期間給了我在港的地址,是馬鞍山市中心兼鐵路上蓋的私人屋苑。
由此可見,她家境應該不錯。
她的信,第一封第一句是「多謝你做我筆友!如果將來你唔再回信,都請你講聲唔再寫先,無聲無息咁停咗感覺唔好。」。
2015年底,她的來信,最後一句是「放心,信我一定會繼續寫,我好少拒絕人既,除非你拒絕我啫。」。
諷刺的是,,這就成了她信上的最後一句。
2016年,她在X登的發文,提及到她很不開心「點解我得21歲,就要面對咁多野」、「我有時係到諗,自殺既話我可以見番daddy又可以係天上保護mammy細佬,其實都唔係一件壞事.......但我仲有理性,我唔想咩都未做過咁就走左去 不過我唔明點解要我經歷咁多野,.........」
同年3月,如第9.2章述,我去土耳其旅遊,寄了明信片給她。數個月後,她在X登私訊我,謂已收到明信片,但近來發生的事使她沒心情寫信,遲些一定會回信.....
當然,然後就,沒有然後。
她在紙言,也有寫小說。有3篇作品,兩篇完整,一篇,在這時(2016年)爛尾。
嗯?她是否真的已.......
********************************************
第3個:
和第2個,有點相似。
開始的時期,也是差不多,開頭也是一個港外地址:日本神戶。她在日本留學,日語程度N1。
三數封信的來往,滿是「我男友」前「我男友」後的內容,就消失了。
幾年後,她忽然電郵我,說之前的信被她媽丟了,現在想續寫,給了我一個新地址:馬鞍山某租置公屋(又是馬鞍山)。
然後又通信了一會,問她既然有日本留學及生活經驗,還有日語N1,為何要回來?她用英文回答(不知為甚麼,想加重語氣?):她喜歡在日本Shopping和遊玩,但不喜歡和日本人一起工作,「佢哋D階級觀念重到on9」。
她提到和二哥合資透過白居二,買了沙田區某舊居屋,快將新居入伙(很奇怪,置業不是和男友合資,而是哥哥?)。
然後,又再沒然後。
這次,沒有再來說信被她媽丟了。
********************************************
第4個:
開頭的地址,是元朗某私人屋苑,後來改成大圍某居屋。但她聲稱是港島某中學老師,長住港島酒店,以便上班。她從來沒解釋元朗和大圍的地址是甚麼。
我見大圍的地址,和我距離很近,便兩度在信中提及,不知有否機會見面。
兩次,她的回信也沒回應這點。
沒多久,信也沒有了。
********************************************
第5個,也是最後一個:
地址是沙田某半山、有鐘樓地標的公屋,是通信最長時期、一直有回覆、也是唯一有交換電話號碼/WhatsApp、且曾見面的筆友。
然而 ,這是男的!為何會和男的通信?只怪我被「她」在X登那中性偏女兼紅色的網名騙了。
這麼多的女筆友,沒一個做到交換電話號碼/WhatsApp、見面,反而只佔極少數的男筆友卻做到。
除了已說到爛的冥冥之中天命,我就是毫無桃花運毫無女人緣,我還能再說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