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街上只剩下孤零零的街燈,但卻有一群狩獵者在等待.一隻黑影撞向街燈,然後快速下垂落地.我快速地跑去街燈旁邊.把黑色的物體拾起放進膠袋裏.心裏期待著明天又有多一隻和味龍食,看著膠袋有十餘隻和味龍,便開心的一蹦一跳地回家.那時我們沒有很多零食和小吃,於是經常會在身邊的環境下,尋找可吃的東西.和美龍就是其中一種街邊能找到的食物,和美龍是一種昆蟲,牠的外形就像蟑螂,牠還會飛行和擁有向光性,加上那時香港的滅蟲計畫不完善,所以在晚上和美龍便會成群出動,圍著街燈轉.當他們轉著轉著或者撞向街燈時,便會暈倒然後掉落地.和味龍能用椒鹽炒和炸,製成品非常香口,吃不完的和味龍會放在玻璃罐中是當時很多香港人喜愛的美食.街邊小販也會賣.吃的時候會把和味龍的翅膀腳﹑腳和頭去掉,然後進嘴裏細嚼.但是小時候的我害怕那像蟑螂的外形,所以沒曾一嘗和美龍的味道.我想味道和蠶蛹差不多吧.當然除了和味龍這種較噁心的小吃,也有一些較平通的小吃,每逢通山走時,也總會找山棯吃,剛剛在網上查山棯的學名好像叫桃金娘.那時的山頭總會有一大片山棯,紫油油的一片山棯就像薰衣草田,把山棯摘下,用牙齒咬破山棯的表皮,然後用口吸山棯內的果漿.每次也會吃上隱,每次上山也總會抱著靠山棯吃飽的心態才走,每次上山也吃得很飽地會家,然後期待著下一次再吃山棯.時代變了,現在山棯也很久沒有見過了,現在在年輕人面前拿出和味龍,應該會被人當作有病吧.
已有 0 人追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