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一則》
 
  我是個沒有固定品味、無法堅持喜歡某事物一段時間的人。就算喜歡上某事物,也不會盲目地追解崇拜。像是我喜歡周杰倫,卻不是他所有的歌曲我都會聽遍、喜歡;我喜歡太宰治,卻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讀過,也不是每本書都會買,例如我就沒意慾購買《越級申訴》這個翻案系列的第二發。
 
  於是我沒有所謂的特定支持對象,香港歌曲覺得好聽便會去聽,可是近幾年,悅耳的新作卻越來越少。早前因緣巧合,在Youtube上看過趙增熹音樂會,謝安琪與陳潔靈演繹《弱水三千》,我不是音樂人,不懂評價,但顯然地謝安琪那種如水般的演繹確為一絕。不禁再去搜尋麥浚龍的版本,一聽之下,個人始終傾向Juno的版本(先不論他現場唱功優劣)。論柔,竟然連at17都柔不過Juno。
 
  以前不少樂壇新力軍,但個個都逐漸淡出。Juno樣貌不討好,而且香港人抱住「仇富」心態,始終半紅不黑。歌手外型討好固然加分,但純粹以眼睛聽歌就不行了。
 
  憑Juno的財力,他要做出好音樂不是難事,只要招攬到好的作曲人,填詞人,高水準作品自然應運而生。近日有論調,指若果他退居幕後,做經理人捧歌手的話,應該會好很多。但這種所謂「好」是什麼好呢?也許靠電腦程式「執音」、後期處理,不少歌手在唱片都能做到張學友的水準。但是聲線、思維、對歌曲、歌詞的掌握理解,則人人不一了。
 
  聲線可以模仿,但你會說模仿者是梅姐、是哥哥嗎?不!他們都是只得一個,無可取代的芳華絕代!




 
  所以Juno的作品,還是由Juno演繹才好。無論《沒有人》、《耿耿於懷》等情歌;還是被人覺得是神作的《弱水三千》;還是近期的《無念》、《櫻吹雪》,我不因人而廢聽,只要好聽的歌,對我胃口我就會聽。像是《Chok》與《馴獸師之王》,你更愛哪一首?
 
已有 0 人追稿